第1页共6页2024年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目的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投入使用,确保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2适用范围确保适用于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3职责3.1技术部负责进货检验或验证、过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4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了解产品特性,熟悉标准、规程等检验依据,掌握检验技术和相关知识,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5检验规程技术部组织制定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成品检验规程,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生产部和检验人员。6进货检验或验证6.1采购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仓库管理员作好待检标识,填写申检单交检验人员。6.2检验人员按进货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或验证,填写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出具进货检验或验证报告。6.3检验或验证合格的物资,由市场部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在不影响产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经第2页共6页总经理批准后,作降价处理,若协商不成的,由市场部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6.4市场部仓库管理员根据检验或验证结果对辅料、包装材料作好检验状态标识。6.5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时,由使用部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准予紧急放行。紧急放行时必须留下样品进行检验,并对已放行的物资做好标识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由生产部门负责及时追回或更换。6.6对随货提供检验报告的产品,检验员须查验报告的符合性。对在供方检验合格的产品,仓库管理员依据技术部检验员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直接入库。6.7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由技术部归档保管。7过程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半成品,依据过程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的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合格的由操作者及时返工或报废。8出厂检验产品加工完毕,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技术部;技术部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合格产品准予入库、出厂,不合格产品进行报废。9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由此而给厂造成损失,追究其责任,并视情况赔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2024年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3页共6页第一条为了规范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的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制造商、分销商、供应商等。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水平,推动持续改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可靠。第四条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合法、透明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第五条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应坚持风险控制原则,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检验管控,实施全程监管。第六条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配合。第七条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定期接受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培训,提高检验能力和管理水平。第八条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应采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检验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第二章质量检验计划第九条企业应根据产品特性、规模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年度质量检验计划,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备案。第十条质量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对象、检验方法、检验标准、检验要求、检验周期等内容。第十一条企业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设立质量检验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评估和分类管理。第4页共6页第十二条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档案,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能力。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开展质量管理系统审核,对质量检验工作进行评审和改进。第三章质量检验方法第十四条企业应根据产品特性,合理选择质量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第十五条质量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验证和更新。第十六条企业应建立标准检验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检验过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第十七条企业应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四章质量检验标准第十八条企业应制定适用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