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2、初步学会化学式的书写并根据化学式读出它的物质名称。3、能根据化学式区分单质和化合物。二、过程与方法化学式书写的方法规则比较多,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能更好地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式写法的自主学习来学习分析、归纳,寻找规律的方法,体验化学家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教学重点】1、磁性、磁体和磁极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磁化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与本课有关的元素符号、单质、化合物等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碳、氧、氢、氮、氯、钠、镁、铝、铁、氦、氖2、根据物质名称区分下列物质分别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水、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氯化钾、氢氧化钙、氮气3、引入:从练习2我们知道如果用文字和词汇来表示一个化合物,往往需要写一行字,还不能看出物质的确切组成,但是使用化学符号则要简短得多,而且可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本节课要学习又一种化学符号——化学式。二、教学新课(一)化学式概念的建立1、创设情景引入概念[设疑]化学式怎样才能表示出物质的确切组成呢?[投影]从不同角度看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的组成图片。从组成物质的元素看:二氧化碳气体里面只有两种元素,C元素和O元素;从组成物质的粒子看:二氧化碳气体是有无数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子图中表示出C元素和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因此,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和二氧化碳分子都可以用CO2来表示。[讲解]由此可见,化学式要正确表示物质的组成,必须知道这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并且知道这些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怎样。[板书]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符号叫化学式。2、读图(尝试写一些由简单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化学式)阅读教材P29页提示和P30页图片,完成练习。(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建议通过分析练习中发现的问题引入)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1)投影并讲解单质化学式的写法:①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表示出1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早经人们实验测定的已知数据)。②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这样,这类元素符号又增添了一种含义:可以表示某些物质。(2)指导学生根据以上规则练习写几种单质的分子式:氦气、氖气、氩气三种稀有气体(均有单原子构成)。氧气、氮气、氢气、氯气四种气体(每个分子里含有两个原子。)臭氧气体(分子内含有三个氧原子)。金属铝、金属铜、金刚石、固态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1)投影并讲解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①先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一般把氧元素符号排右边,另一种元素符号排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把金属元素、氢元素符号排左边,非金属元素符号排右边。(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然后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分子个数。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常用离子的最简整数比表示。(2)指导学生根据以上规则练习写几种化合物的分子式: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氯化氢(分子里各有两个原子构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分子里有三个原子构成)氯化钠、硫化锌(各组成离子的比例均为1:1)3、思考:液态氮的化学式怎样写?讨论后得出:不同状态下的同一物质组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