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1课时【学习目标】结合教材图6.1和图6.2,了解不同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重点难点】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课堂实录】知识点: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一、下笔如有神1.采集渔猎时代—①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农业文明时期—②自然—人地关系局部出现不协调。3.工业文明时期—③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4.填写下表历史时期人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人类与自然两者之间保持原始的。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对抗性加强,人类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但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人类试图主宰自然,两者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二、合作探究1.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阅读教材的文字材料,结合人类发展历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你能判断图中a、b、c、d四个阶段中分别代表的人类文明进程及人地思想吗?(2)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这座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是怎样的关系?这个时代符合人类发展历程图中的哪一阶段?试说明理由。(3)《吕氏春秋·义赏》:“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这一思想出现在人类发展历程图中的哪一阶段?3.按要求填写下表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崇拜自然采猎文明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问题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对抗性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寻求的道路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三、答案下笔如有神:①崇拜②改造③征服平衡关系不协调不协调合作探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同。2(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同。(2)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此时代为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因此为图中的a阶段。(3)这句话反映了古代人类逐步有了保护生物的主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农业文明时期。3.较强微弱不严重减弱增强激化人地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