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说课稿一、解读教材《傅雷家书》是九年级上册的一部名著,题材是书信。。傅雷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教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该书语言含蓄,哲理深刻,可分为生活篇、学习篇、处事篇。《傅雷家书》不仅在教人如何为人父母,也是警戒世人该怎样做人子女,更在指引着我们对生活,对工作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追求。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种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农村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与父母的沟通较少,阅读本部名著的确必要,从中可以体会到亲情,获得启迪,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未来。二、教学目标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4、理解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三、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2、教学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伴随着音乐深情述说)师:有一个地方,名叫避风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心念念的港湾;有些人,我们叫做骨肉至亲,无论分隔千里,仍能互相感应。这就是家,这就是——亲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吧。一起来学习《傅雷家书两则》。(二)、作者简介(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作者情况,教师在补充归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曾经留学法国。一生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译著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高老头》、《艺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傅聪是傅雷的儿子,是钢琴艺术家。父子之间常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学生默读课文,讨论解决生字词(学生讨论解决生字词,并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同学齐读)凭吊廓然无累谀词庸碌颓废重蹈覆辙灰烬涕泗横流扶掖气吞斗牛枘凿羲皇(四)、品读课文,感知文意。(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讨论一下问题)1、阅读课文,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明确: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坚强”包括两个方面,即“胜不骄,败不馁”。记得法国的巴尔扎克就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我想生活是丰富的,人生的路上不光只有荆棘坎坷,也有掌声鲜花,正如海面有时会掀起暴风,但也有洒满阳光的时刻,对于狂风暴雨来袭,我们往往谨慎有加,极度重视,而恰恰是阳光满照时,我们又容易放低警惕。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谨慎,时刻坚强。2、你觉得傅雷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明确: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真挚的朋友,一个严谨的学者,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一个思想深邃的教育家,一个可以信赖的知己。(补充: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喝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和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五)、品味语句,体会感情请同学们划出认为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共同鉴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总结)例: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谁来安慰你呢?”几个反问句式中,足见一个关心儿子、开明的父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