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能力目标: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情感目标: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教学过程]引: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1毛巾最大最短2棉布较大较长3玻璃较小长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思:一、牛顿第一定律1.“一切”——所有物体普遍适用。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条件不需要力来维持3.“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居其一。4.定律在实验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二、惯性——运动不变的性质(惯性定律)1、与外界条件无关2、惯性只由质量决定3、惯性与惯性定律用惯性解释现象方法:原来状态状态变化原因(惯性)由于惯性表现出什么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