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3.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难点】重点: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难点:1、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自主学习】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欧文顿的结论是。2、科学工作者通过实验发现:使用蛋白酶容易破坏生物膜,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和。3、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中提取脂质(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倍。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_____________。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他把生物膜描述为结构。又称三明治结构。5、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___________朝向两侧,__________朝向内侧)且其具有。(这体现了膜的流动性)(2)蛋白质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3)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与结含形成的,叫做糖被。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作用;糖被与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4)除了糖蛋白之外,细胞膜表面还有和结合成的。(5)绘制生物膜结构模型示意图1三、制作生物膜模型用制作磷脂分子的头部,用做尾部,用做蛋白质。【问题生成】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问题填写在下面【师生互动、问题探讨】1.最初认识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为什么?3.试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头尾如何排列)科学家又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的?4.如何判断膜外侧与膜内侧【课堂小结与反思】【自我检测】1.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A.1959年,罗伯特森B.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C.19世纪,施旺和施莱登D.19世纪,欧文顿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②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③静止的④流动2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在细胞膜上,和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系,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4.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5.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6.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流动性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有关7.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指()A.整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