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百合花》中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教师活动预设:读了小说之后,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挑一处来说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段与小组成员分享。二、精读研讨教师活动预设:1.小说《百合花》中哪些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使你难以忘怀?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简要分析这些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学生活动预设:默读,思考并交流,得出结论:1.找出文中一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2.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小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三、质疑探究教师活动预设:小说结尾,新媳妇为什么要“气汹汹”对卫生员说话?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新媳妇这里的“气汹汹”并不是冲卫生员发火,而是由于自己的伤心和愧疚,是因为当初通讯员去向她借被子,她没有借,可是现在通讯员为了担架员却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想到这些,她的内心十分痛苦,所以当卫生员为难地不好将“老百姓”的被子放进棺材时,她终于控制不住情绪了。这表现了她的善良。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同时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耐人寻味。附:板书设计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馒头百合花被子新媳妇的五次笑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前后呼应的刻画景物描写的点缀探究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