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原子结构考纲定位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排布原理和能级分布,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轨道表示式)。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简单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考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对应学生用书第233页)[考纲知识整合]1.电子层(或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电子层KLMN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原子轨道数目11+3=41+3+5=91+3+5+7=16最多容纳电子数目2818322.原子轨道的形状、数目及能量关系(1)轨道形状(2)s、p、d、f能级上原子轨道数目依次为1、3、5、7,其中npx、npy、npz三个原子轨道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各能级的原子轨道半径随电子层数(n)的增大而增大。(3)能量关相同示例(1)(2017·全国Ⅰ卷)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电子层符号是N,占据该电子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2)(2015·全国Ⅰ卷)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则: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则。构造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填充原子轨道时,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每增加一个质子,原子核外便增加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大多是按着能级的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填充的,填满一个能级再填一个新能级,这种规律称为构造原理。构造原理示意图:(2)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3)洪特规则: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注: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如24Cr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提醒:(1)一个原子轨道若有2个电子且自旋状态相反,这2个电子称成对电子,即电子对。(2)一个原子轨道若有1个电子,这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即单电子。示例氮原子(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电子轨道表示式(又称轨道表示式)为,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能级数为3,轨道数为5,未成对电子数为3,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4.电子的跃迁与原子光谱(1)电子的跃迁①基态―→激发态: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②激发态―→基态:激发态原子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2)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用光谱仪记录下来便得到原子光谱。包括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用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提醒:“七基色”与波长的关系为: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波长逐渐变小。[高考命题点突破]命题点1核外电子排布及其表示方式1.(高考组合题)(1)(2017·全国Ⅱ卷)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全国Ⅲ卷)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元素Mn与O中,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_。(3)(2016·全国Ⅰ卷)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4)(2016·全国Ⅱ卷)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5)(2014·全国Ⅰ卷)基态Fe原子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6)(2013·全国Ⅰ卷)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________,该电子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7)(2012·全国卷)Se原子序数为________,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8)(2016·江苏高考)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答案】(1)(2)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Mn(3)3d104s24p22(4)[Ar]3d84s2或1s22s22p63s23p63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