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高戈庄中学李宗刚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三幅图片。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后突然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遭遇雪崩,5人遇难。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类探索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著名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板书课题)二、展示目标师:在这一节课上,我们有三个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生1:(读学习目标)(1)、积累文章丰富的字词和优美的语句。(2)、能抓取文章典型事件和人物,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3)、感受南极考察队震撼人心的悲壮美,培养自己大胆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你预习时尚未掌握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同时抓取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师:老师提醒大家,要纵览全文,按照叙事的要素,进行精炼全面的总结。(生读课文)师:将自己未掌握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向同桌请教请教,把各自的概括大声读给同桌听一听。(生活动)师:交流完了吗?哪位同学还有字词疑问?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想考考大家。从这位同学开始,一人读一组。其它同学注意听,有无错误。(生读字词)师:大家齐读一遍。选择几个重点的自己写一写。(学生读写)师:我们来看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哪一桌先说说你们的概括?生2:斯科特和阿蒙森在南极展开角逐。生3:斯科特在南极探险中不幸覆没。生4: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前往南极探险。师:仅写了这一天的事吗?生4:不是。师:注意叙事的要素。师: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生5:1912年师:地点在哪里?生6:南极探险返回的途中。师:人物是谁?生7:斯科特一行。师:事件的经过呢?生8:遇难。生9:牺牲。师:连贯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南极探险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故事。四、深读课文,合作探究师:同学们很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斯科特的探险之旅,进一步学习课文。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标题:伟大的悲剧师:悲剧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编者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成标题有何意义呢?同学们想知道吧?我们的探究就从悲处入手。同学们,在阅读中是否发现了“悲”之所在?你能说说这什么是一个悲剧吗?生10: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最后都牺牲了。师:为探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确实是一个悲剧。生11:他们没有第一个登上南极点,被阿蒙森捷足先登了。师:败给了自己的对手,是吗?师:还有吗?他们失败了,却还得做一件事――生12:把阿蒙森的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师:目的是干什么呢?生12:为他的胜利作证。师:为对手作证,这是一个悲剧。师问:此处的悲,该是悲哀?还是悲壮?生齐答:悲壮师:为什么?生13: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让人感动。师:所以编者特意在悲剧之前加上了“伟大”一词。那么咱们再回到课文之中,看文中哪些细节体现出了他们精神是伟大的,让你感动了?说说你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师:在此老师建议大家:(1)、先自己阅读、寻找、思考,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要形成边读书边动笔的好习惯。当阅读中发现感动之处时,把片段画下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读书体会。(生读书)师:读完了吗?带着你的感动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朗读自己所选的片段,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甚至也可以两人配合,一人读一人说。(生讨论交流)师:讨论好了吗?哪一组的代表先说一说?生14:我们读的是第9段。奥茨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回忆结束自己。便同伴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可以看出奥茨不愿拖累大家,具有无私的爱心,大家的拒绝表现了他们的团结友爱。师:很好。这位同学从两个角度做了分析:一是奥茨,他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二是这个群体有团结友爱的精神。生15:我读的是第10段。奥茨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他要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