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5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化演练-湘教版VIP免费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5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化演练-湘教版_第1页
1/2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5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化演练-湘教版_第2页
2/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回答1~2题。1.下列运输方式的代号中,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是()A.aB.bC.cD.d2.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中合理的是()A.小麦:从美国运到印度—aB.鲜花:从荷兰运到日本—cC.急救药品:从美国运到新加坡—eD.服装:从中国运到俄罗斯—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运载量、运价、灵活性和速度确定a、b、c、d、e代表的运输方式,如根据运载量最劣、速度最优可确定a为航空运输;依据灵活性最优和最劣,可确定b为公路运输,e为管道运输;根据运价最优,可确定c为水运;d的运载量、运价、灵活性和速度等都较好,可确定为铁路运输。答案:1.B2.D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变为城市的是()A.aB.bC.cD.d4.图中E聚落布局形态及成因,正确的是()A.团块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B.带状形成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C.团块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D.带状形成于受河流、地形影响的山谷地区解析:第3题,图中b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早期水运便利,成为城市起源的优越条件。第4题,由图可知,E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于河谷地带,其区位在河流上游山谷地区,受地形限制,聚落沿河谷延伸。答案:1.B4.D读下图,完成5~6题。用心爱心专心15.有关甲地商业网点特征的叙述,与甲地自然条件不符的是()A.密度小、规模小B.组织形式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C.沿河谷带状分布D.商业街、商业小区较多6.甲地农产品的品质优于乙地,但销售量不如乙地,其主要原因是甲地()A.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B.农药使用量大C.交通运输不便D.商品品牌意识差解析:第5题,甲地为山区,交通不便,商业网点密度较小。第6题,甲地受地形条件限制,交通不便,乙地交通便捷,利于商品流通。答案:5.D6.C7.(2011年无锡模拟)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____线,简述你的理由。(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铁路拓展。(2)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3)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4)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①位于铁路沿线,应为工业区。答案:(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2)水位较浅,大型船容易搁浅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3)B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4)工业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用心爱心专心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5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化演练-湘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