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一、填空题(共30分)1、“神舟六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2、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3s内飞行了0.6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m/s3、观察图3-21甲可知汽车做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3-21乙),可知苹果做直线运动。4、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人们以_____________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5、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__________的响度大,_______的音调高。6、“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7、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二、选择题(共30分)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的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2、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B.所说的参照物就是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仅是以它作为研究其它物体运动的标准C.自然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3、下列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约等于4.5m/s的是()A.正常成人行走B.正常骑自行车C.天空中飞行的飞机D.正常运行的列车4、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A.4︰9B.4︰1C.1︰4D.9︰4图3-215、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在图3-19所示的各个图像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6、明明骑车去学校,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5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则明明在上学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A.15m/sB.20m/sC.25m/sD.45m/s7、有三辆车进行比赛(但是他们要求采用的是不同的速度单位),同时出发已知甲车的速度是72km/h,乙车的速度是35m/s,丙车的速度是150m/min,则他们三个谁最慢?()A.甲车B.乙车C.丙车D.一样快8、天中央电视台准备用三颗同步卫星向全世界转播2008年奥运会,这里所的“同步”是以下哪个物体作参照物()A.月亮B.地球C.太阳D.卫星9、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10、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1、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13、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图3-19ABCD图1A.音色B.音调C.响度D.无法判断14、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D、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