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陆疆万里行新疆西藏学案课前预习:了解新疆、西藏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特征、农业区的分布。学习目标1.知道新疆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点.农业区的分布.主要农作物。2.知道西藏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河流水文状况.能源资源.农业区分布。重点难点重点:新疆的地形特征、西藏的农业区的分布。自主合作探究A.西藏B.新疆C.重庆D.台湾5.我国的长绒棉基地主要分布在()A.新疆B.内蒙古C.甘肃D.宁夏6.读新疆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1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河(2)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含量丰富,这里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分析一下,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给东西部地区各带来哪些好处?知识点二“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1.地形:以为主,雪山连绵.冰川广布。2.河流:最大河流是,水量大,水能丰富。3.能源:、、、等丰富。4.农业5.行政中心:,有“”之称。合作探究:1.为什么天越旱,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2.新疆公路线大多绕盆地的边缘修筑,呈环状分布,这是为什么?3.在下列自然条件中,哪些对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牧业生产有利,哪些不利?A.北有冈底斯山脉,冬季基本不受寒潮影响B.海拔高C.太阳光照多,辐射强D.谷地气温较低E.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带来湿润气流,降水较多【跟踪练习2】1.2008年3月14日发生在拉萨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打破了西藏的宁静和稳定。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藏地区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B.与西藏为邻的东南亚国家为缅甸C.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为雅鲁藏布江谷地D.西藏与新疆的界山为昆仑山2.关于西藏农业特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河谷农业B.高寒农业C.阳光农业D.绿洲农业3.独特的高原气候对农牧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A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长B.光照强,日照时间长C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小D降水少,但地下水.湖泊水可用于灌溉4.下列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自我检测A组1.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天越早,越盼望出太阳的原因是()2农业区:农作物:、、等A.这里的人们生活在有太阳环境中B越出太阳,天气越热,山上的冰雪融水就越多,河水就越丰富C越出太阳,天气越热,有利于葡萄干的晾晒D出太阳,天气睛朗,有利于采摘长绒棉2.西藏自治区气候寒冷,主要是因为()A.纬度高B.地势高C.受冬季风影响强烈D.太阳辐射弱3.关于西藏自治区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丰富,大多数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B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多数地区发展了旱作农业C雅鲁藏布江谷地水热条件好,是西藏重要的农业区D气候寒冷,只在少数地区有牧业生产4.(2008.烟台中考)藏族人的家庭装饰色彩艳丽,这种风格的形成可能与()A游牧的生产方式有关B海拔高,空气稀薄的环境有关C雪域高原上色调单一的环境有关D多山的地形有关5.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干线主要有()①川藏②青藏③新藏④滇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西藏资源丰富且可再生的能源是()A.风能.太阳能B.太阳能.地热能C.水能.天然气D.风能.煤7.青藏地区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多B.雪山多C.空气稀薄D.地势高8.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西藏自治区的是()A.羊八井地热发电站B.傣家竹楼C.青海湖D.额尔齐斯河9.我国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都很丰富的省区是()A.新疆B.青海C.西藏D.内蒙古10.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坎儿井是和万里长城齐名的中国古代工程,其结构如图。它是新疆各族人民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发明的一种灌溉方式。(1)阅读材料一,新疆地形轮廓图的主要特征是“”,A脉,B盆地,C为河。3(2)阅读材料二,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原因是。(3)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A.河流水B.湖泊水C.冰雪融水D.雨水(4)坎儿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之所以在地下取水是为了()A.利于灌溉B.避免蒸发C.利用地势自流D.节约成本(5)新疆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