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传》导学案一、字音失怙(hù)奖券(quàn)天赐(cì)诙谐(xié)二、词语辨析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两者都可指读书等理解不深刻。“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例:①幼读三百篇,__________。②起初,是小时候在家乡农村半生半熟、________。三、词语释义①失怙:失去依靠,指死了父亲。②搁笔:指写作、绘画等停笔,放下笔。③枝蔓:枝条和藤蔓,比喻事物中烦琐纷杂的次要部分;比喻烦琐纷杂。四、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2.资料链接《老舍传》:1939年8月下旬,老舍自香港到广州,在羊城小住期间,香港《天天日报》向他约稿,老舍便在中山大学招待所写了一篇自传。全部自传仅200余字,不仅概括了老舍40年沧桑经历,而且也特征鲜明地叙述了他的家境、教养、品格爱好、人生态度乃至对黑暗、愚昧社会的嘲笑与否定,包蕴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是教材编者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的,全面介绍了老舍的创作和经历。五、整体预知(一)《老舍传》1、老舍作品具有批判精神,影响很大。2、老舍作品具有斗争精神,迫害致死。3、人民艺术家关注下层居民生活。六、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