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现场会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现场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全市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工作,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盐城教育事业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马上徐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各级各地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根据市教育局党委、局长室集体研究的精神,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基础教育快速发展为我市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奠定了基础,使我市“十一五”期间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可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盐城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五”期间,更是盐城教育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增长,事业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总体素质明显提升。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巩固扩大“两基”成果,基础教育实现了新跨越。我们始终将巩固扩大“两基”成果作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双高两基”,完善“两基”年审和控制流生制度。20*年,我市被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联合表彰为全国实施“两基”先进地区。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已达到“双高两基”标准。20*年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100%,比*年分别增加0.32和0.84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7.1%,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8%,分别比*年增加17.3和4个百分点。小学生巩固率达100.04%,初中生巩固率达98.5%。在全面推进“双高两基”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中阶第1页共13页段教育,今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首次超过90%,比*年提高了37.22个百分点。二是加强各类配套建设,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十五”期间,全市撤并小学2163所、初中226所,新建小学158所、初中22所,“十五”期末,全市小学和初中分别比*年净减少1088所和188所。小学、初中校均覆盖人口分别达1.21万、3.29万人,均超过省定标准,提前两年实现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目标。全市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2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部消除中小学危房。20*—20*年的三年内,我们紧锣密鼓地推进“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和“校校通”工程,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数亿元,顺利完成了各项工程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全部达到“三新一亮”和“六有”要求,全市所有学校实现了“校校通”,30余所学校建有“数字化校园网”,70余所学校建成校园网,所有农村中小学全部拥有电脑网络教室,110万农村中小学生可与城市学生通过网络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坚持改革总揽全局,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有了新突破。“十五”期间,我们有序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以确立并顺畅运行,为基础教育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已基本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学习与业余学习并存、系统专业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办学格局。目前,全市已有民办教育机构429个,其中高等学校1所,普通中专2所,高中16所,初中35所,小学7所,成人中专1所,职业高中2所,幼儿园365所,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204所,民办教育机构在职教师5475人,在校学生12.66万人。四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办学层次与综合效益有了新提升。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大力开发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教育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XX市技工学校、XX市工业学校、第2页共13页XX市物资中专三校合并为盐城技师学院;盐城农业学校与XX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