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的是“天堂”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篇课文的?你能给课文分段吗?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篇课文的?•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共几自然段?分几部分?分别是哪几自然段?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能给课文分段吗?•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按照游览顺序。•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大榕树的景象。•按照游览顺序。•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大榕树的景象。•第三部分(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群鸟欢闹的景象。•按照游览顺序。•第一部分(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第二部分(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大榕树的景象。•第三部分(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群鸟欢闹的景象。•第四部分(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精读第一部分:•1.这一部分写了什么?•2.为什么要写这部分?作用是什么?这部分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时间,还有是对天边的描写。第4自然段是对河面的描写。作用是:这两处描写,写出了夕阳落山的美好,写出了河面的平静,衬托出游人的心情十分快乐。精读第一部分: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把桨声比作乐曲,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出游时的快乐。作者与朋友的出游会看到什么?请看第二部分。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课文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榕树:大、茂盛(一)大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树占地面积很大,的确是太大了。)想一想,句中的两个“真”字的意思一样吗?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怎样读这个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真本来的,实际的清楚,明白确确实实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从划线部分,你体会到什么?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株”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说明榕树枝干数目多得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榕树不仅高大而且茂盛。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二)茂盛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用直线画出表示实在事物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联想的句子。(二)茂盛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把大榕树写活了,写动了,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这是作者看到大榕树后产生的美好联想。精读第二部分小结:1.课文从几个方面来描写榕树?写出了什么特点?颜色形状位置榕树干:枝:根:叶:不可计数枝上生根直垂地上充满生机静态大、茂盛生命力强2.作者对这棵树的感情是怎样的?在文中找了出一句话来说明。3.想想这部分作者的写作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