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历史专题复习测试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专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是有关夏、商、西周的历史介绍,与史实不符的是()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2.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A.这是一种进步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C.这是一种退步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4.《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奴隶制D.分封制5.下列关于西周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B.经济上实行奴隶主国家土地所有制C.其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D.手工业种类多,分工细6.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ABCD7.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1A.商朝B.战国形势C.夏D.春秋争霸8.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大禹B.商鞅C.管仲D.李冰9.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杜会发展的进程。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理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11.右图是墨子和弟子在一起的想象图,墨子给大家宣传的主张是()A.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B.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C.各种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互相转化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1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13.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1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215.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A.贞观之治的成效B.农业发展的结果C.开元盛世的成效D.任用贤能的结果二、非选择题16.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与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美称,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