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中学教育集团楠江校区高三生物光合作用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热点提示】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尝试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3.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阐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阐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5.收集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并加以分析说明【基础导学】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是。(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其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反之则。所以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绿叶中的色素。(2)方法步骤①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钵中放入5g,少许和,再加入。②制备滤纸条③画滤液细线:细且直。④分离绿叶中的色素:不能让触及层析液。⑤观察与记录色素带共有四条,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绿素a;。2、绿叶中的色素叶绿素:约占3/4,主要吸收,其中叶绿素a:色,叶绿素b:色类胡萝卜素:约占1/4,主要吸收,其中胡萝卜素:色,叶黄素:色(二)叶绿体的结构1、叶绿体由、、、四部分构成。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2、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进行的场所。它内部巨大的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将和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同时也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和其他有机物中。(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海尔蒙特认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而不是。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植物可以更新空气。3、英格豪斯认为植物需要才能制造出O2。4、萨克斯的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5、鲁宾和卡门利用进行了探究。分别向植物提供1第一组:H2O、C18O2→释放第二组:H218O、CO2→释放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6、卡尔文循环: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和两个阶段。2、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图解:(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2)CO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五)举例说出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案例导析】例1.(2011江苏高考)某种铁丝连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例2.下图表示同一种长势相同或相似的植物在不同光照下生长的状况,生长状况最差的一组是()2A.甲B.乙C.丙D.丁例3.(海南)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考能双向训练】1.(海南)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C3和C5都迅速减少B.C3和C5都迅速增加()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2.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该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