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黄山市歙县郑村中心学校江春芳教材简析:《太阳是大家的》这首有趣的儿童诗是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内容虽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设计理念:诗歌的意义是最多元,最丰富的。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蕴来,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因此,读诗最需要个性化体验,最需要自由的想象。本设计从搜集资料、品析文字、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自由地阅读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出理解,读出体验,读出情感。尽可能的营造开放、愉悦、活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诗意语文中受到渲染,得到熏陶,激发思维,张扬个性。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学准备:制作《太阳是大家的》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渲染,唤起生活的积淀。1.播放音乐《七色光》,出示太阳笑脸:认识吗?谁呀?你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太阳?(红彤彤、笑眯眯)多么可爱的太阳呀,那么你对太阳了解多少呢?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一同分享好吗?(交流)2、太阳这么能关心人,把太阳给我一个人好不好?那给你吗?给他吗(加上用手指的动作)?哦,看来,太阳是——大家的。(出示课题)孩子们伸出你们的手随同老师一同书写课题(板题)3、齐读课题。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再次重温薛卫民的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指课题示意一起读)二、扎实识字,打好感知的基础。1、自由读,出示初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③课文读完后,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学生齐读,检查初读情况,学习生字。重点指导:彤tóng,红彤彤tōng的读音;“霞”和“趁”的写法;“陪”和“部”的区别。(出示幻灯片)三、吟诵品味,享受诗意的醇美。过渡: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特别的美,老师很想把这首诗歌读给大家听。(出示课文诗歌,师范读)如果你们能理解这首诗歌,相信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有感情地朗读。1、学习第一小节谁愿意读第一小节,(出示第一节幻灯片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什么了?我们不要光想,老师带领你们去看看。(出示白云和晚霞的画面)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朵朵白云变成了晚霞,怎样的晚霞?红彤彤是什么意思?红得特别的鲜艳叫红彤彤,特别的绿叫—,特别的黄叫—(出示叠词)回想我们刚才看见的晚霞,颜色不仅红得特别鲜艳,而且红得特别美,你们能把看到的美,感受到的美用声音表达出来,读“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白云会变成红彤彤的晚霞,谁给的?(太阳)是啊,这时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她的余光照红了天空。太阳从东山上升起,陪伴着我们一天,现在她就要从西山上落下了,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不舍)出示幻灯片指导朗读“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这句诗中还有两对反义词呢,你能从中找出来吗?这句诗可以是两个什么成语?2、学习第二小节过渡语:太阳不仅带给我们美丽的景色,还为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歌的第2小节,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1)、读后交流: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随机板书:小朋友小树鲜花(课件出示第二节的1、2句)(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用词美:这几句诗中有几个字用得特别好,谁发现了?(洒、拔)为什么?①我可不可以把“洒”换成“照”、“泼”?学生谈体会,可用动作来表现“洒”。(出示课件,感受花儿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