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教学目标:1.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怀。2.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3.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理解教科书的珍贵,通过朗读来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学难点: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2.板书:珍贵的教科书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1)明确: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第四段(第11自然段)(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四、自学课文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五、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嗓门:嗓音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六、作业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第二课时一、初读课文放录音,提要求:(1)听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一想,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学生按要求听录音,边听边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录音,有明确的目的。)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轻声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具体写“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教科书的。”(学生轻声自由读,同桌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重点段。)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护书)“护书”的上文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板书:盼书——取书——护书——爱书)(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初步理清文章脉络。)讲读课文重点段,指导朗读那么,张指导员究竟是怎样用生命来保护书的呢?(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8——11节)(让学生在朗读之前有明确的目标)齐读后思考:这一段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张指导员护书的呢?出示: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体指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学生自由从词语手册中查找后结合文章内容加以体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那么朗读这句话应抓住哪些词呢?(学生朗读,个别读,男女分开读。)教师引读: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那捆书……已经被……(学生跟读)(突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看到书能完整无缺,“我”感到一丝欣慰,然而较多的是我对指导员的担心与心情的悲痛,所以读时语调低沉些,语速放慢些。(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