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17世纪时,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因此以技术革新为目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发生。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影响范围不仅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还扩展到到东欧和亚洲,俄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它标志着世界整体化新高潮的到来。中文名英国工业革命外文名TheBritishIndustrialRevolution释义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时间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目录1.1兴起背景2.2前提条件3.3技术革新4.▪棉纺织技术5.▪动力技术1.4工业革命特点2.▪社会特点3.▪技术特征4.5历史意义5.6社会后果1.7社会影响2.8社会启示3.9影响兴起背景1500年以后,英国经济表现出快速向前跃进的势头。在18世纪,一系列的发明改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面貌,并且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在这些年里,其他工业部门也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而且所有这一切夹在一起,相互作用,使人们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通过不断的改良就构成了工业革命,他们使人类的劳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1]18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七年战争是英法争夺霸权尤其是殖民地和海洋统治权的战争。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英国资产阶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要求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以便掠夺殖民地,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国民经济。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的这种愿望得以实现。七年战争使英国扩大了海外殖民地,对这些殖民地的直接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资金。七年战争后,北美、印度、西印度群岛的部分地区、非洲的部分地区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英国对这些殖民地进行了疯狂地掠夺。正式因为英国从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并把这些财富运回国内转化为资本,才使得工业革命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证,从而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完成。[2]前提条件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还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农业国家,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集团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全国有人口550万,其中410万人住在农村。最大的城市伦敦人口也只有20万,其他城市的人口最多也不超过2万。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来解释工业革命能首先在英国发生。(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威廉在1689年同意接受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的条件后被议会宣布为英国国王,称为威廉三世。《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如下:1.国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2.国王无权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3.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4.人民有请愿权;5.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不得因政治行为拘禁议员;6.必须定期召开议会。1701年,议会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一法案的实质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规定国王的法令必须由有关大臣的签署才能生效,所有大臣必须执行议会的决议,不同意议会的决议,大臣就须辞职。根据这个法案,大臣便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英国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权完全落入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为主的议会之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2)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