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收集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教案教学目的:1、说出一些常用药品名称和作用,了解合理用药的常识。2、信息的收集、分析、辨别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学会合理用药。教学难点: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课堂类型:授新课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各种常用药品标签。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吃五谷杂粮的人难免有个病痛,使用药品也是非常常见的,但你是否考虑过自己的用药行为合理安全吗?黄金搭档、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钙、成人维生素等药品大家都听说过吧?接下来给大家讲一组案例。一、(外面雷雨交加,屋内妈妈表情焦急,来回走动)妈:这天气!小琳怎么还没回来。(小琳冒雨进屋,全身淋湿)小琳:妈,我回来了。(妈递过毛巾)妈:哎呀,你看看,全身淋湿了,快擦擦。(妈从药箱拿出"速效")妈:来,快吃两颗预防感冒。小琳:妈,我又没病,吃什么药?妈:乖,听话,吃药没坏处,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嘛。二、(小晶满头大汗,抱着篮球入)小晶:爸,我回来了。爸:打球打到现在,快吃饭。(小晶径直跑到冰箱前,从冰箱里拿出两片西瓜狼吞虎咽,半小时后)小晶:爸,我肚子痛。(爸拿出保济丸)爸:一次一瓶,吃下去就好了。小晶:一次吃一瓶,我干脆吃两瓶,这样岂不是好得更快吗?师:我想先听听观众对此的见解。(同学们议论纷纷)生甲:我觉得小琳妈和小晶的做法都不对,没病吃药和有病乱吃药对身体都不好。生乙:就是。平常我妈妈有时就乱喂药给我吃。师:今天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刚才所讲的案例重现都很典型,很有说服力地展现了生活中人们在用药方面的种种误区。刚才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实际起了误导作用,造成有人生病后选择药品往往不看疗效看广告,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则是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观点,诸如此类的用药误区更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合理地使用药品这一问题。我认为,身体不舒服,首先不能草率地自己当医生开药方,而应去大医院就诊,在使用药品前一定要仔细认真地阅读药品标签中的信息。大家意识到安全合理用药及仔细认真地阅读药品标签中信息的重要性,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到这一点了吗?接下来,我们进行一项调查,在座各位你们在用药前仔细认真地阅读过药品标签中信息的请举手。(只有寥寥几人举手)师:看来我们确实要好好读一下药品标签,接下来我们进行一项活动,以4人为单位将桌上的药品标签进行分类整理,按大屏幕出示的表格填写。(课本100页表格,学生活动)师:活动结束前,我想问一下你们的体会。生甲:以前吃药总是妈妈包办,至于药的成分、注意事项、禁忌等从不去看,今后的确有必要好好读一下药品标签中的信息。生乙:我生病了总是凭我看过的电视广告去买药吃,现在我知道生病了最好去看医生。生丙:我知道了今后吃药不能随便吃,免得吃错药。(同学们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