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2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2
消化和吸收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圈中的人》,本册书只有一个单元,主要从人的各系统入手层层深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册书的认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紧接着安排“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有利于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人体各个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些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1.2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1.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图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学会设置变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通过资料分析,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教学难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四、教法这节课主要采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资料分析法,让学生在提问、设想、参与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取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周围的人有的吃的很少却长的很胖,有的人吃的很多,却长的很瘦,这是为什么呢?引出消化系统的概念。(二)自学展示(三)合作探究(采用实验探究和资料分析的方法)1、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演示实验(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5)点拨归纳(在做实验之前,我和学生共同回顾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学生细嚼无糖馒头,体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思考: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很多学生都能发现馒头经过咀嚼之后会变甜,我趁机提问:1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吗?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淀粉有甜味吗?4.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变成了有甜味的糖?(2)作出假设(3)演示实验(学生产生了很多疑问之后,迫切想知道谜底,我在演示实验的同时也让学生思考:)1.各试管分别模拟了口腔中的什么作用?如何设置单一变量?如何设置对照实验?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3.指导学生设计填写实验表格(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5)点拨归纳2.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变化,其他营养物质是不是也发生了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观看“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录像,解读课本P3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进一步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明确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的起始位置。进一步延伸为什么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引入营养物质的吸收资料分析法;通过幻灯片图片和生活实例,结合教材上的资料分析,分析小肠是消化主要场所的特点。之后会进行总结,让学生更加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能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四)课堂小结(五)课堂反馈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通过探究实验,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