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四中2012-201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及答卷卡5至7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神七”太空漫步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2、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B.哲学为历史进步提供物质动力C.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D.哲学是人类社会变革的先导3、“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共同之处是肯定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发展着的物质世界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C.人生历程体现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4、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具有客观性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5、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下成语中,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的有①循序渐进②揠苗肋长③实事求是④竭泽而鱼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原因之一是“浙江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穿的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C.要发挥意识的决定作用D.要以全局观点看问题7、《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用心爱心专心1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8、“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A.物质的决定作用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实践的重要性9、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主要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10、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11、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2、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③塞翁失马④刻舟求剑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1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上:“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4、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