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的发展过程。又好又快生态环境不平衡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3)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能力。城乡可持续发展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解析:③说法不完整,除此以外,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飞跃。用排除法,排除A、B、D三项。答案:C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①坚持科学发展观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③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④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3.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具体措施的是()①人才强国战略②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1.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主要特征是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困扰中国人的________问题从此得到解决。()A.吃饭B.穿衣C.住房D.交通【解析】本题是填空式选择题。到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主要是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故选A项。【答案】A1.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既要搞清二者的区别,又要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①③与题意无关。故选D。答案:D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