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粤教版必修3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1/13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2/13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3/1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进程•诗、词、曲•诗三百楚辞乐府诗五言诗近体诗(格律诗)词曲词:(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曲:(分类)散曲和杂剧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抒情言志。(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等)另一个重要特征为讲究音韵之美。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用以区别两种诗体的不同。•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从字数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诗歌形象的鉴赏•文学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景象。•1、人物形象•鉴赏依据——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诗歌鉴赏考点一•2、景物形象•抓住带着诗人强烈主观情感的事物,即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的整体与诗人的情感,即意境。•3、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里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常与象征手法联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分析形象型答题规范•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何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品质)?请分析。•答题三步走:1、“复述”(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明了形象类别(景、物、人);•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及寓意;•3、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2008广东卷•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世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慨。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刻画了一个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乐观者的形象。•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描述了木芙蓉开花不畏严寒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诗歌语言鉴赏•一、语言风格•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生动形象、绚丽飘逸•二、炼字•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颜色词诗歌鉴赏考点二悠然见南山。(“见”无意识,自然地映入眼帘。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粤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