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知能优化训练苏教版选修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巨型小鼠实验中的载体是大鼠的线粒体B.基因工程能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D.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需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解析:选A。美国科学家当年在培养转基因巨型小鼠的实验中,是以细菌的质粒作为载体将含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小鼠受精卵中。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③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操作对象是原核细胞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功能的理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和切割的是DNA分子,而不是原核细胞。3.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能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的是()A.②和①,④和⑤,③和⑥,①和⑧B.②和⑦,④和⑥,③和⑧,①和⑤C.②和⑦,④和⑧,③和⑥,①和⑤D.④和⑧,②和③,⑦和⑥,①和⑤解析:选C。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黏性末端之间正好碱基互补配对。而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是平口末端。通过观察和比较可知②和⑦能连接成;④和⑧能连接形成;③和⑥能连接形成;①和⑤能连接形成。4.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物种的DNA中嵌入了人工重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传播而发生扩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B.基因工程破坏生物原有的基因组成C.基因工程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了生物的新性状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析:选C。染色体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但是基因工程是通过DNA的断裂和连接合成重组DNA导入到受体细胞并表达的过程。显然这两种方式是不同的,染色体重组属于自然存在的有性生殖发生的过程,而基因工程则是人为的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过程。5.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DXT转移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出抗虫1效果很好的优质大白菜,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苏云金杆菌直接感染大白菜就可得到转基因大白菜B.DXT基因能在大白菜细胞中正常表达C.转基因大白菜培育的过程中,可以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运载体D.转基因大白菜能抵抗各种病虫害解析:选B。由于生物间存在生殖隔离,细菌感染时并不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受感染生物;抗虫基因DXT转移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出抗虫效果很好的优质大白菜,说明DXT基因在大白菜细胞中得到了正常表达;在转基因植物培育过程中,运载体常用根瘤农杆菌的Ti质粒;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毒杀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特性,并不能抵抗各种病虫害。6.由于质粒与目的基因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结合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形成环状的外源DNAB.可能形成环状的载体DNAC.可能出现重组DNAD.只出现重组DNA解析:选D。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时,处理的目的基因不是一个,所以出现的DNA有多种情况,A、B、C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7.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细菌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①能生长能生长②能生长不能生长③不能生长能生长A.①是c;②是b;③是aB.①是a和b;②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