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促胰液素的发现(1)此实验的探究者是。(2)小肠黏膜受到刺激后产生了。(3)参与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是。斯他林和贝利斯促胰液素激素调节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内分泌腺激素名称①下丘脑a.甲状腺激素②垂体b.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③甲状腺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④胸腺d.肾上腺素⑤肾上腺e.胸腺激素【提示】①-c②-b③-a④-e⑤-d1.血糖平衡的调节(1)促进图中③合成的激素是由细胞产生的。(2)促进图中②分解的激素是,它与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B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拮抗关系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如图)【思考】(1)若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膜缺乏与胰岛素结合的受体,则可能导致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是加速还是减缓?(2)若切除幼年大白鼠的垂体,其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减少吗?【提示】(1)减缓。(2)不会。3.激素调节的特点(判断改错)(1)每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一种或一类组织细胞。(×)【提示】有些激素作用的不只是一种细胞,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2)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各种生命活动,如提供能量等。(×)【提示】激素只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3)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而激素则可以持续发挥作用。(×)【提示】激素发挥作用后也被迅速灭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度_________________作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时间______________反射弧体液运输迅速较缓慢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比较长短暂2.联系(1)许多内分泌腺受直接或间接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两者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1.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2)热量平衡:下丘脑2.水盐平衡调节(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渴感。(2)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作用于,使其重吸收水→减少。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尿量【网络构建】【备考指导】1.近三年的高考中,常以坐标曲线、图解形式考查血糖调节中激素含量的变化及对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等;以稳态中内环境的渗透压的变化与人体健康为切入点,考查下丘脑在水盐平衡调节中的功能等。2.对于本课时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概念的比较。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激素与酶、神经递质等。(2)采用图解法、比较法梳理血糖、体温、水盐和免疫等稳态调节过程及调节机理;寻找各种稳态调节的共性,即各种稳态都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联系生产、生活、社会热点问题。如血糖平衡调节与糖尿病的成因,体温调节与极地、高温车间人体体温维持,水盐平衡调节与腹泻、中暑等,激素饲喂与机体免疫力关系等。【考情播报】3年9考(2012·重庆卷T5、海南卷T14、四川卷T5;2011·新课标卷T5、重庆卷T30;2010·福建卷T4、重庆卷T1、海南卷T11等)1.激素的种类、作用(如图)2.各种激素之间的联系(1)激素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如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反馈调节,性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间的反馈调节。(2)协同关系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再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以作用于新陈代谢,共同使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促进产热等。(3)拮抗关系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3.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激素与神经递质共性的归纳总结1.都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激素具有靶细胞,神经递质也具有靶细胞,即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激素及神经递质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由它们的受体具有识别作用决定的。2.作用完后都被分解。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发生改变,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重新利用。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都是通过信息传递引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