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这表明()A.隶书的私印是冷贤的后人放进去的B.这两种书写字体在当时同时流行C.冷贤生前一定是著名的书法大家D.隶书在当时已经形成为主流字体2.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材料表达不出的历史信息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当时阶级矛盾比较尖锐C.要实行大一统D.汉初各家学派仍很活跃3.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所创立的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周时期的()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嫡长子继承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太尉B.宋朝设立三司使C.元朝设立中书省D.清朝设立军机处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他的这一做法()A.违背了历史潮流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6.右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漫画,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德、俄、法、日等列强。对此漫画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直接刺激了这种局面的出现B.德国率先开启了“分割馅饼”的序幕C.清政府自此走上自强求富的洋务之道D.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7.《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载:“……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由此把三民主义阐发为()A.“中国民族自求解放”B.“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D.“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8.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和则民族福,分则民族祸。两党合作时间较长且对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贡献较大的一次开始于()A.20世纪20年代中期B.20世纪30年代早期C.20世纪30年代晚期D.20世纪40年代末期用心爱心专心19.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10.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求同存异”12.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有关报道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13.《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14.迪亚士在谈及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