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点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在治理前,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不当,资源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洪水泛滥频繁,造成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的特征。项目特征自然环境地形分为三部分。上游为山地丘陵,起伏大;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气候降水丰富,全年为1320毫米;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和早春降水多河流落差大;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长,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矿产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水能资源河流湍急,落差大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社会问题沦为美国东部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地区之一•(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与洪水。自然特征对洪水的影响降水降水丰沛河流的流量大,有发生洪水的潜在危险季节变化雨季河水暴涨,易引发洪水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易决口成灾流域面积小集水速度快,水势猛•特别提醒•(1)长江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长江三峡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②长江上游有众多支流,水系庞大,水量大;③巫山以上的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2)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①四川省河流众多;②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河流水量大;③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3)四川省水电既多又少的原因是什么?•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导致河流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有枯水期及丰水期,所以水电既多又少。•(4)与1954年相比,1994年长江流域降水量少,但长江干流水位却很高,原因是:•①长江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加大,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②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要点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933年5月,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从此,田纳西河流域进入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治理开发时期。•(1)流域治理的核心。•(2)治理开发的措施。项目内容资源开发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防洪的同时,大力开发水电煤炭资源发展核电水源发展水电旅游资源在山区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在湖滨建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综合治理工业建设20世纪30年代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20世纪5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食品、塑胶、机电、纺织、服装等部门得到发展农业发展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植树造林,并开展林产品的综合利用兴建水库,促进渔业的发展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灭蚊防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矿区土地复垦城市处理好城市垃圾•特别提醒•(1)黄河流域1964年与2004年相比,两年降水量大致相同,但2004年淹没面积较小,原因是什么?•①几十年中,我国在黄河流域兴建了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大的防洪效益;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条件,在2004年进行了有效的抗洪抢险工作。•(2)黄河流域1964年与2004年相比,两年降水量大致相同,淹没面积2004年较小,但2004年洪灾损失严重,原因是什么?•受灾地区经过40年的建设,经济发展速度快,资产密度远大于1964年,所以损失严重。•要点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1.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田纳西河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与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比较如下表所示:综合治理前综合治理后洪水灾害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洪水灾害时常发生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航运河流落差大,水量季节变化大,对航运不利大坝、船闸和运河组成庞大航运网,并通过俄亥俄河及密西西比河与外界联系工业木炭炼铜,破坏森林,污染严重拥有全美最大的电力系统,建成以电力工业为龙头、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0%,风景优美经济收入美国东部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已达到全美的平均水平•2.表解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