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十一)(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浙江温州一模)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2.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第二天,苏联最先承认新中国,并建立了外交关系,揭开了新中国外交史上新的一页。据此,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中苏建交后妥善地解决了两国的边界问题B.中苏建交有利于两国相互借鉴、共同发展C.中苏建交对国际力量对比产生重大影响D.中苏建交标志着中苏两国正式结成同盟4.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的外交从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B.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D.“一边倒”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5.(2013届山西晋中第二次诊断)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6.(2012·江西高三六校联考协作卷)以下关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1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7.(2013届湛江调研)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8.(2012·福建四地六校高三联考)周恩来曾就尼克松访华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此前阻碍中美两国交往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敌对的政策B.美国反对新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因“文革”动乱外交工作陷入停滞D.中美两国是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9.(2012·浙江四校调研)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下列关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B.第三世界的大力支持C.西方国家完全消除了对华敌视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0.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ForeignAffairs)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十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他的主旨是()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11.(2012·洛阳高三统一考试)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毛泽东请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以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