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有效发挥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积极调整结构,发挥信贷资金的导向作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法》的要求,紧紧把握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和发展重点,科学调整信贷结构,着力打造“绿色信贷”品牌,通过信贷资金投向和利率杠杆作用,推动地域循环经济发展。在信贷资金投向上,优先支持和保证与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等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产业、企业和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行业、企业和建设项目的信贷资金投放。支持的重点是全市确定的3个工业园区、30家重点企业、44个项目、13个村镇等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及重点项目建设。在信贷资金投量上,要按照“小企业贷款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长水平,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上年水平”的要求,优先满足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产业、企业的信贷需求。对已纳入信贷项目库的循环经济重点企业,积极落实评级授信政策,争取扩大授信额度。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建设项目实行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捆绑综合授信。对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尽快列入信贷项目库。在贷款利率上,要充分发挥利率定价权作用,通过差别利率体现扶优限劣原则。对循环经济涉及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项目以及生态农业的贷款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特别是对试点示范点的贷款利率少上浮、不上浮甚至下浮;对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要通过提高利率来增加其经营成本,“逼迫”其逐渐退出市场。二、加快金融创新,构建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抓住全市循环经济试点机遇,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以金融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行贷款客户分类标示管理,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环保评估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开展绿色环保第1页共3页信贷产品创新,对于以“3r”(减少原料、重新利用和物品回收)为原则推行的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以及生态农业等节能减排的行业和企业,可凭借“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积极探索开展环保专利权质押、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担保抵押形式。创新业绩评价机制,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等方面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考评,并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引进能源效率项目贷款,利用我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的优势,积极争取相关银行的能效项目贷款,力争在水泥余热发电、秸杆发电等项目上取得突破。三、加强分工协作,努力形成银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大力加强同业合作,积极开展银团贷款,对资金需求量大的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环境保护、生物资源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关项目建设,要通过银团贷款解决。银行业协会**办事处要充分发挥银行同业合作的平台作用,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协调银团、社团贷款的开展,建立统一的银团、社团贷款信息项目库,为银行同业合作搭好桥、服好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向上申报循环经济项目政策性贷款,重点支持全市农村循环经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小区之间的循环。国有商业银行要重点支持石化产品和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磷矿石及磷化企业废料的有效利用、粉煤灰和废旧电池的再利用等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邮政储蓄银行要面向社区,面向“三农”,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发展资产业务,发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探索“农户+协会+金融”发展模式,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支持秸杆养牛模式、猪鸭鱼配套模式、猪沼稻模式、稻鸭共育模式、猪沼鱼模式等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和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第2页共3页四、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切实做好窗口指导在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中,银行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