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诗韵芬芳人生·四川省郫县第三中学林根萍——诗歌赏析运用赏析研讨方法与思路:一:通语言,明意象。二:悟情感,析主旨。三:看风格,辨手法。知识提示:古诗表现手法一、直抒胸臆。贰间接抒情。包括:1、借景抒情;2、动静结合;3托物言志;4借古讽今;5虚实相映;6以小见大;7化用典故;8对比衬托。•推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山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有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宴殊《破阵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赏析诗歌: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这首小令在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运用了静景动景相映衬的写法。3、运用了大量名词组成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实练实练2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以小见大的写法来写出东吴失败后的屈辱,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实练实练33•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作简单赏析。•2“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1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作简单赏析。“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采用拟人手法,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2“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顶峰,才能俯视一切。只有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和喜悦。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拓展创新:读经典,品人生。从诗品到人品。话题:与古圣先贤的对话(或:沐浴在诗词的芳香中)方法一、可采用“从诗句中,读到的句式”运用排比展开,铺陈渲染。方法二、可设置场景,采用“我看见,”我听见“”展开想象,进行描述。–根据以上方法,将古诗词内涵与自身学习实践相融,构思成片断或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情感。思路︰入、出、因、创(即︰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继承、创新)。片断示例一片断示例一•你从汨罗江的波涛中走来,行吟江畔的那滴滴眼泪,濡湿了中华大地的每一寸泥土,氤氲出几千年的芬芳﹗从赛龙舟的阵阵浆声中,从吃粽子的浓浓香甜中,从挂艾叶的幽幽葱绿中,我看到了你:衣袂飘飘,冉冉飞升,和那白云会合……啊,倔强的屈大夫啊,我听见云中飘来的声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片断示例二片断示例二•浣花溪畔的茅屋,安顿下你疲惫忧伤的心灵,掬一捧錦江春水,洗净那从长安带来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