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国宝—大熊猫苏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激发学生关爱、保护动物的热情。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遭受的破坏程度日益严重。对于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它们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走进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作品:小说作品颇多,其中中篇科幻《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字词学习企盼嬉戏憨态可掬悠然自得漫不经心笨拙濒危獏上林苑温驯殊荣璀璨痛悼岷山邛崃山南麓qǐxīhānyōumànzhuōbīnmòyuànxùnshūcuǐcàndàomínqióngláilù【憨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悠然】悠闲的样子。【殊荣】特殊的光荣。【屈指可数】弯着指头计算数目。【国宝】国家的宝物。整体感知释题“大熊猫”点明说明对象。“国宝”点明说明重点。(中心)“——”解释说明。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一(1-7)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1-3)贵宾待遇(4)可爱(嬉戏、表演)(5)特有珍稀(6)长相俊俏、神态温顺(7)在国外受到欢迎二(8-15)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及濒临灭绝的处境(8)不惯“舒适”(9)分布地域、生长环境(10)命名由来(11)食竹习惯、食量大(12)活动范围、生活习性(13-15)性情孤僻、独居、繁殖困难三(16-17)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16)称“活化石”(17)国宝保护•国宝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果因饲养的大熊猫野生的大熊猫考古学上的大熊猫此彼课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细读感悟研读语段(1--7)段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国宝大熊猫,请在文段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开头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开头三段主要写大熊猫在德国受到“贵宾”待遇。安排在开头,引出说明对象,既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又可以吸引读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品析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用四个“有时”构成比较整齐的排比句,分别写它直立,啃竹枝,打滚和玩耍。“状似舞蹈”的比喻,“悠然自得”“漫不经心”的拟人手法,“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的描摹,介绍大熊猫喜欢嬉戏。都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大熊猫的“体态可爱”‘憨态可掬”的特征。也流露了作者的无比喜爱之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主要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尔雅》、《上林赋》等古籍中的关于大熊猫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由来已久的特点,更具有说服力【增强说服力】。第7段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主要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作者以日本形成的“熊猫热”为例,举了“熊猫在日本大受欢迎”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在国际上的轰动效应的盛况,由点到面地表现我国大熊猫在国外受到的欢迎,从而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1、第8段在文章有什么作用?阅读(8--16)段,思考下面的问题:过渡、承上启下。选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宝这一中心,运用顺序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分布地域、生活环境、名称的由来、、、等情况。逻辑繁殖、生长状况食竹习惯、食量大活动范围、生活习性2、结合全文,说说大熊猫珍贵的主要原因。体态可爱数量稀少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动物的珍贵价值第11段中“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一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