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样热情的歌》课件-1VIP免费

《五样热情的歌》课件-1_第1页
1/11
《五样热情的歌》课件-1_第2页
2/11
《五样热情的歌》课件-1_第3页
3/11
达翰尔族民歌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辽宁。“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本民族的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我国历史文献中有“达呼尔”、“打虎儿”、“达瑚里”、“打虎力”、“打呼里”、“达乌尔”等不同音译名称。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已在黑龙江北岸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江北的达斡尔族被迫南迁,初至嫩江流域,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才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和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钟形式。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久负盛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在1989年被国家体委命名莫旗为“曲棍球之乡”。节拍与节奏的特点:达斡尔族民间音乐常用的节拍是2/4,4/4,3/8,6/8,节奏大都规整对称。少部分民歌中有5/8,7/8拍及变换拍纯朴自然,舒展明快,乡土气息浓厚。歌词内容丰富,舞蹈动作时而温柔娴雅,时而欢快激昂;时而稳重含蓄,时而热情洋溢。它很注重人的情感表现。无论是“比歌”、“赛舞”、或是“打斗”,都无不深刻地描绘着达斡尔族人的热情、勇敢、奔放、洒脱。具有艺术感染力,它体现着这种原生态语言的个性张扬。全然是自然平衡的摆动中所产生的流畅美感。演唱达斡尔族歌曲时大都是自娱性的,大多是独唱式的,很少有齐唱的歌曲,也没有多声部的合唱歌曲。达斡尔族音乐的演唱特点其根据不同的体裁而略有差异。演唱扎恩达勒一般高亢明亮;哈库麦勒歌曲则要华丽、明快;乌钦调则要平缓叙述。各类体裁中所共有的是“慢颤音唱法”,多出现在长音上,这点与京剧中长音演唱时的“抖音”及蒙占族民歌长调歌曲中的“鄂柔诺古拉”唱法很相似,只是带有一些哭腔的情感色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五样热情的歌》课件-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