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站在“孟母”的肩膀上来帮助自己更好的教育孩子,尽量少走弯路。一个人谨慎谦虚的学习态度很重要。我曾经在生活上有很多坏习惯、对家庭也缺乏责任感。但是,当听说妻子怀孕,自己快当父亲了。那种从来没有的责任意识,突然间觉醒了。为什么呢?我从事的是教师行业,如果我没有师范大学毕业,没有考出教师资格证,我也不会,也不能站在学校教室的讲台上。相信,今天有开车过来的朋友,如果您从来没有学过开车,没有考出驾照,您不会,也不敢开着过来。那时候,我就深刻的认识到,这个父亲的行业,一旦上岗,是终身不能辞职的。365行,行行都要学习,要是不学习,稀里糊涂的当了父亲,不知道会把孩子人生这辆汽车引向何方?人生有时候好像在下一盘棋,假如我们可以看到一百步怎麼走,两百步以后怎麼样规划,那您孩子的人生也会走得高瞻远瞩。如果随随便便去做人家的父亲或者母亲,那么孩子人生这盘棋很有可能被我们下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当初,我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无知,所以在网上到处拜师学艺,并且只要认定的是真理,一定依教奉行。比如,08年我接触了王财贵先生的儿童读经理念,从09年5月8日女儿出生开始一直到10年9月1日,每天坚持读《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风雨无阻。有时忘了,半夜再爬起来默读给女儿听;甚至出差在外,也不间断,我坚信父女连心,女儿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父亲对她的承诺和付出。父母是孩子的模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们自己必须在学习态度上,给孩子做出一个好榜样。如果当初,我认为什么都懂,或者真的很忙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学习,那么或许会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去改变我错误的育儿观念。当我每次读到《道德经》中,“大智若愚”这四个字时,便会想到如果时时处处,谨慎谦虚,像一只永远不满的空杯,那么人生就会学到很多正确的观念和宝贵的经验。如果能进一步依教奉行,以身作则,应该能教育好自己的女儿。可惜这一点,到今天做的依然不是很好。我们做老师的有个习惯,喜欢经常复习,刚刚讲到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谨慎谦虚,依教奉行。后面四个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落实,那么今天的课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我们再来看今天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难教。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独柴难烧,独子难教”。现在大部分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这就造非常严重成的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对孩子有太高的期望;二是我们对孩子付出了太多的爱。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而大人却有六个,特别是我们的父母往往会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期望:比如我们好多家长原来因为物质条件不允许,没上大学,现在就期望孩子将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而往往期望越高,怎么样?一旦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我们的父母就紧张、焦虑的不得了。然后马上联系班主任,或者找老师补课。其实,作为高中老师,我个人认为补习文化课有很多弊端,即便是孩子自觉自愿,我也不太鼓励。因为事实证明补课的效率并不高,而且往往伴有极大的副作用。补课实际上是给孩子设计了学习的拐杖,你补一天两天还好,可是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依赖,从此之后学习道路再也不会独立行走了。更重要的是,补课的内容,是老师课堂上所要讲的,我们补课的孩子往往容易不专心听讲,他会想这个我会了,就算不会,老师也会给我补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骄傲自满,不专心听讲的习惯。而学习越到最后这种独立的能力、专心的态度越重要,到了高中大学甚至决定了孩子成绩的好坏。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小学初中成绩不错的孩子,一到初二、初三成绩一落千丈,有好多都是经常补课的学生。不但是补习文化课我不太赞成,就算是平时给孩子检查、指导作业,这或许也不是得不偿失。错误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检查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指导作业更是剥夺了孩子犯错的权利,本来他自己做错了,上课也许还会认真听老师分析讲解,但是现在他做对了。他有什么必要去听自己认为已经对了的题目呢?所以,我们对孩子期望太高,容易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比如刚刚讲的补课问题上,不要人家怎么样,我们也跟着怎么样。而是要,长远的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