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说课稿说课人:袁华丽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京山县曹武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首先我想说一说我要教学的这一篇课文)(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出师表》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的课文大部分选自历史著作,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长历史知识,还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诸葛亮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三条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了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让人赞不绝口。学好本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学情分析首先,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很多同学不爱朗读,害怕发言;其次,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和方法较落后,大多数学生觉得文言文深奥难懂,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常说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班学生就是这样;并且大部分同学已经习惯了老师在台上讲,他们在台下听、在台下记,自主学习的意识非常淡薄。第三,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相对较弱,语文素养普遍较低。(三)教学目标所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结合教材特点和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三维目标出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生要能够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②能够了解“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本人及其治国主张。③能够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及名言警句,并且能够熟读、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②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融情于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能够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②能够领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学生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四)教学重点由于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背诵优秀诗文80篇。”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①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政治主张。②积累名言警句,熟读、背诵全文。③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的写作手法。(五)教学难点我班学生由于阅历浅,对“政治”的概念理解不是很透彻,所以在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特别是在对诸葛亮的政治主张的深刻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而诸葛亮对蜀国的赤胆忠诚,又是其人格魅力的展观,因此需要学生去认真品味。同时学习这一点对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①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②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二、说教法和学法大家都知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主要是教师范读法、讲授法和点拨法。通过范读,我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通过讲授和点拨我又可以系统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更符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和勾画圈点法、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鉴于我班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较弱,再有新课标中也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我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自主学习:①利用字典、词典及相关资料疏通自学障碍。这样不仅可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