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年5月20日)同志们:今天,市老促会召开全市老促会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省老促会三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省扶贫基金会三届五次理事会精神,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交流老区建设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加会议的各位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参加老促会工作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切实增强做好老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老区人民曾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和关怀老区人民和老区建设。早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周总理就告诫我们,饮水思源,不忘老根据地。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要先富帮后富,支持老区发展。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胡锦涛总书记一上任,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赶赴革命圣地西柏坡看望老区人民。今年大年三十上午,他又冒雨专程前往福建XX县区古田会议旧址古田镇,看望老区人民,同老区人民围座在一起促膝交谈。他饱含深情地说:“回想当年,你们跟着毛主席、共产党干革命,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功绩。”胡书记还说:“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快又好发展。”中国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十堰老区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施洋、何恐、何世昌、杨献珍等一大批郧阳仁人志士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十堰开展早期革命斗争的先驱和奠基人。1931年,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到达郧第1页共17页阳,创建了均房苏区和郧西苏区。1946年,李先念、王震、王树声率中原军区突围部队进入郧阳,建立鄂西北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十堰老区人民英勇顽强,奋力抗敌,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中原突围部队转移,支援襄樊和淮海战役,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从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均县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到1949年5月郧阳全境解放,牺牲在十堰这块“红土地”上的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达16万人之多。革命先烈英勇献身,长眠于郧山汉水之滨。按照国务院关于革命老区的划分标准,我市有老区乡镇78个、总人口158.7万人,分别占全市乡镇和农业总人口的67%和63%。其中,省定重点扶持老区乡镇24个、人口49.2万人,占全市乡镇和农业总人口的21%和19%。XX县区南化塘镇、XX县区青峰镇、XX县区湖北口乡还被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27个老区乡镇。饮水思源,不忘老区,是我们做好老区工作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老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部分老区人民的生活仍然困难。他们“收入靠种粮,住的土坯房,小病拖大病扛,供不起子女上学堂。”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就难以告慰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革命英烈;就难以告慰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浴血奋战的革命前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给老区人民更多的关心和回报,让老区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老区发展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深刻认识加快老区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十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老区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二、努力开创十堰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新局面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十堰老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社会事业不断发展,老区贫困面貌大为改观。2009年,老区乡第2页共17页镇实现财政收入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8元,人平粮食360公斤,贫困人口下降到46.1万人,人平高效经济园林增加到0.81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