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7月31日)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关于社会管理的概念和范畴,大家都在深入研究,至今没有形成规范、准确、权威的定义。我认为,所谓的社会管理,通俗一点讲,就是国家机关对涉及老百姓生老病死全过程事务的管理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国家机关是社会管理的施行者。其次,社会管理围绕的主体和对象是人,是老百姓。第三,社会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管理对象生、老、病、死的全过程。一个人出生以后面临着众多的社会管理环节,比如,婴幼儿的哺育管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上学问题和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结婚生子、工作、缴纳养老保险、看病等问题,死了以后的丧葬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人管。所以说,社会管理就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对涉及老百姓生老病死全过程一切事务的管理活动。社会管理工作有很多具体的事,我今天不讲具体的管理事宜,主要讲管理的方法,讲怎样管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社会管理是以人为对象的,核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让人民乐业安居。不是安居乐业,是乐业安居,我专门颠倒了这个成语的前后顺序。就业问题是民生的第一要务。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已经抓了30多年,现在走到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既然走到陷阱里头去了,就必须尽快跳出去。要跳出去,就必须狠抓发展,加快发展,使国民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目前,社会矛盾突出叠加的首要原因就是发展不第1页共19页充分。我们之所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从人民群众的需求来的。所以,我们期望让人民乐业安居,这是我来长治一直讲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处心积虑抓企业,集中力量抓大项目、抓园区建设、抓招商引资,就是因为人民只有实现了充分就业,才能有饭吃,才能安居。因此,乐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第二,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加强社会管理需要把社会成员相对固定在一定的管理框架和范围内。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老百姓产下一堆土豆,不能老在地里一盘散沙,要想把土豆管理好,就必须进行大小分类,装麻袋、装筐、下窖,如果你不拿筐、麻袋装起来的话,土豆在地里到处都是,你就没法管理。当前,我们在社会管理问题上所碰到的困难,就是整个社会人口流动很活跃,没有相对固定的机构来管理。流动人员的问题,自由职业者的问题,在哪儿管不知道,应该放到什么范围管不知道。我们提出,农民进城后,要建立新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管理进城农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农民进城了,还是由城关镇来管理,很多县都是这样。城关镇一个机构管不了那么多事情,造成了城镇社会管理非常混乱。中国古代在这方面就管理得很好,建立了郡县制、村镇制、千户制、百户制等,创造出许多以特定单位管理的好办法。我们XX市在基层党建工作上推行了流动党员网格化管理的方法,通过网格化管理,流动党员在哪居住,在哪上班,在哪活动,情况非常清楚。对流动人员的管理,也应该充分借鉴这种工作机制。现在我们乱就乱在没有掌控,不知道现在这个城市究竟住了多少人,出去了多少人。所以,要通过设立一定的管理机构,把社会人口掌控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让我们能掌控得住。第三,政府的一切决策都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这句话包括的内容非常深刻,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操作呢。就是要做到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要先问一问老百姓愿意不愿意、同意不同意、满意不满意,这是目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各级做决策前,首先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看一看风险来自哪里,有了风险该如何应对。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也要广泛征求老百姓的意见,第2页共19页凡是老百姓不同意的,缓办;凡是老百姓不满意的,重办;凡是老百姓需要的,不仅要快办,而且要办好。政府是给老百姓办事的政府,一切决策都必须以人民同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