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备考交流——2014年新课标Ⅰ卷地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启示浠水一中王卫兵一、试题总体分析和启示有效卷数:109592最高分:83分80分以上:16人,0.01℅70分以上:1535人,1.40℅60分以上:13783人,12.58℅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实测难度系数为0.46,属于中高等难度。地理学科试卷实测难度系数为0.44,相对于2013年湖北使用的新课标卷难度保持相对稳定(2013年地理学科实测难度系数为0.48)。表22014年文综地理试题测试一般特征统计1试题评价:试题稳中有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二、试题具体分析和启示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D.冬至日P>1【答案】1.A2.C3.D236.(36分)根据图5和表3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图5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①阿特巴拉河▲4307山峰︿1500﹀等降水量线(mm|年)~河流表3尼罗河径流量构成流域构成(%)时段白尼罗河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全年32608洪水期106822枯水期83170(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分)(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36.(36分)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MN表示昏线,与30°E经线所成的角为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1)若图中等值线表示等降水量线分布,简要说明图示地区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18分)(2)下列说法可信的是()(4分)A.C海域绝大部分地区太阳高度大于等于零B.15°N各地日落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东偏南C.北京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变长D.此时位于B河河口三角洲顶端的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5°(3)A为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该水坝是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然而它的建设却破坏了B河流域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系列灾难。试分析其不利影响。(6分)(4)C海域是,该海域污染严重,其主要原因是。(8分)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答案】7.A8.D9.D4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答案】4.D5.B6.B图3显示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