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程地位现状选修课开设的本意是满足不同学生在学科领域发展的不同兴趣和意向,这个“不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需求,但由于我国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巨大影响,“学生个体的需求”往往变成了针对“全体考生的要求”。高考中涉及的选修模块,地位较高,没涉及的模块地位较低、甚至没地位;而且课改区在开设选修课时,大多学校所有文科学生学习的“选修”课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国家级选修课的特点就被“必修”的事实掩盖住了。选修课选修教材处理方式可能要考虑的问题问题一:不同课改省区选修内容有差异问题二:不同课改省区选修教材的命题特点有差异问题四:高考时学生可能的选择习惯问题三:不同模块的地理课程本身特点不同,尤其旅游地理甘肃、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新疆:《环境保护》、《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广东:04-09年选修《环境保护》、《旅游地理》2010年选修《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江苏:选修《环境保护》、《旅游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问题一:不同课改省区选修内容有差异江苏:四个选修板块中任选一完成,10分,分值占120分中的十二分之一广东:2010年后不再单独考核选修地理模块知识甘肃:应该与今年全国课标版试题模式一致,也是四个选修板块中任选一完成,10分,占总分的十分之一问题二:不同课改省区选修教材的命题特点有差异问题三:不同模块的地理课程本身特点不同,尤其旅游地理主要是内容上:它的知识面宽泛,实践考察性强,难度相对比较大,甚至老师自身也存在困难。问题四:高考时学生可能的选择习惯广东:原先有选做题时,大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旅游地理》不好把握,而选择了《环境保护》,这也许是现在广东省放弃之而改为考查《城市规划》模块的原因之一。甘肃因为经济水平相对低,学生本身经历少,是否也有所偏向?评课内容:1、整体氛围2、教法(1)有效性(教师讲解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有效性等等切入)(2)老师教法的特色3、三维目标(主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4、教学手段(板书、电教等)5、教学其他特色大胆评课,话是要说,但说什么并不很重要,因为更重要的是过程,已经经历和体验了一个新的过程,必然会有不同与以往的感受和经验,这已经够了。-----林培英教授教学建议(1)重基础:依据考点,梳理知识要点(学案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2)好好研究用同一试题省份选修内容的命题特点,观其变。«旅游地理»的教学江苏09年高考:《旅游地理》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图18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其重要价值是、。(3分)(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地貌。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4分)(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3分)【答案】:(1)武夷山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2)喀斯特(岩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广东09年高考:《旅游地理》36.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4)题。(10分)资料一:见表2。资料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区遍布宾馆酒店,对景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等方面。(2分)(2)关于张家界市旅游发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