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您到景泰四中指导工作。我校建于1970年,原为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职工子弟中学,是景泰电力提灌工程一期工程时,为解决职工子弟上学问题而建立的,是景电人发扬景电精神,从地窝子教室发展起来的景电第一校。1999年交由景泰县政府管理,改为“景泰县实验中学”,2002年正式挂牌为“景泰县第四中学”。我校占地面积39307m2,建筑面积10886m2,绿化面积4765m2。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1958名,教职工162人;学生实验室8个,阶梯教室及学生微机室各1处,藏有图书4万余册。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获得了全国书香校园、白银市园林化学校、校园文化先进学校、白银市高效课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是我校的校徽,由黄色立起的“书”和“S”形红飘带构成。我们的校训是“诚信质朴,博学善思”,她是我校继承景电精神创新办学的历史沉淀。多年来,我校秉承景电精神坚持德育为首,形成了德育“六化”管理体系。校园石刻是我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我校现有风格迥异的文化石11块,从多方面体现了我校校园文化内涵。“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争三好生,做文明人”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2010年我校被命名为“白银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校园文化展板是我校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有力见证。教学楼简介我校教学楼的外墙,上为天空的蓝色,宁静、祥和。下为大地森林的绿色,代表青春、环保、希望。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处处彰显校园文化,我们利用教学楼道空间,构建文化长廊。一楼罗列中国名人名典。二楼布置了中国文化名胜。三楼是世界文化名人名典。四楼布置的是世界文化名胜。五楼是甘肃、白银、景泰等本土文化的展现。省市县教育部门所推行的“图书进教室”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体学生读经典作品、创书香校园的进展。教室外墙上的学生作品,展示了四中师生的风采和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我校的养成教育细致入微,常抓不懈。教学楼梯口英汉对照警示语,既反映我校英语教学突出的特色,又养成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室门口的班务栏,上方励志语为班训,下方考勤栏,对学生每天出勤情况都有详细记录,让人一目了然。高效课堂简介课改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永久动力。我校先后组织三批一线教师共126人,赴全国名校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踪听课学习。返校后趁热打铁,及时讨论总结,付诸实施。我们制定了《景泰四中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方案》等措施;确立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师生在活动中共同成长起来”的基本课改理念;确定了五环节课堂教学思路;确定了四步骤的教学策略;制定了全新的课堂评价标准;确定了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目标。在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我校主要从三方面抓起:狠抓导学案,使课堂流程由“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的过程”。具1体做法为:一是集体备课出优案。做到实用、精细、高效。二是彰显个性出特色。做到课堂结构更优化,问题处理更巧妙,学习效果更明显。三是学习材料尽其用。以课本为主,配套练习为辅,导学案为新。四是及时反馈出经验。反思集体案的基调是否合适,反思个性修改是否到位。导学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展示交流。狠抓小组建设,对学群学,竞争获胜,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小组建设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学生座位自由调节或对坐或前后坐;学习方式转化为合作探究式;学生管理转变为小组成员捆绑式;小组学习讨论,按照“先独学,再对学,后群学”的规则执行;以培训就是管理为理念,对学生进行培训,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承担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钻研深度不断提高,潜能生的成长得到了保证。狠抓“三课”。一是扎实上好日常课——苦练本领。二是用心上好研讨课——提高技艺。三是精心上好展示课——培育名师。狠抓“三课”的目的是转变教师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两年多来,学校课改稳步渐进。组织了近百节次的高效课堂观摩研讨课活动,教师相互听课评课达到了5000多节次,优质课实录60余节,来我校观摩交流的人数已达900多人次。自开展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