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换热站操作规程-VIP免费

换热站操作规程-_第1页
1/18
换热站操作规程-_第2页
2/18
换热站操作规程-_第3页
3/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换热机组运行安全、稳定、经济、状态完好,规范换热站运行管理工作及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章换热站设备操作规程(一)运行前操作规程第二条确定二次网补水定压点,检查水处理设备的出水水质,确认水质合格后开启水箱的进水阀门将水箱备满水。第三条对补水泵及循环泵轴进行手动盘车,察看是否能转动灵活,检查润滑油量是否符合标准。第四条设备运行前,应检查换热器各夹紧螺母有无松动现象,同时检查换热器一、二次侧进、出口阀门是否关闭。第五条要注意清除管线、过滤器内的杂物,以免堵塞换热器。第六条检查管线连接是否正确,避免冷热介质相混,同时开启一次侧旁通阀。第七条开启二次侧的进口阀门,启动二次侧补水泵,将板式换热器和二次网管路系统充满水,并排净内部空气(在二次网系统顶点排气阀排掉系统空气。待排气阀排气带水时,关闭排气阀,保证补水点规定压力。)第八条泵启动时应关闭其他所有的阀门,启动后再缓慢的开启这些阀,以避免流量和压力过大。第九条接通电源,启动二次水循环水泵,先开循环泵进口阀门,随后缓慢开启循环水泵出口阀门。第十条在循环泵试车的二十分钟内,应不断检测水泵电机的温升是否超出铭牌规定值,并检查整个管网是否有漏点。第十一条将管网压力提高到安全阀规定的开启压力,检验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超压保护装置要进行试验。第十二条在确认二次侧循环泵及二次侧管网工作正常后,依次缓慢打开换热器上的一次侧热源介质出、进口阀门,使流量逐渐达到规定要求,关闭一次侧旁通阀。第十三条检查所有密封面及所有焊缝处有无渗漏等不正常现象。(二)运行时操作规程第十五条随时巡检各运行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各运行设备的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表指示是否在正常范围,发现问题马上报告有关人员进行解决。(三)停机步骤第十六条停机前先打开一次网旁通阀。第十七条缓慢关闭换热器热源一次侧进口阀,再关闭其出口阀,切断热源。第十八条缓慢关闭二次水循环水泵出口阀,随后停泵,切断电源。第十九条严禁在换热器二次侧无循环水运行状况下注入热源介质。机组启动时,应先注入二次水运行,后注入热源介质。第二十条停机时应先切断热源介质进出口,后执行二次水循环泵停泵程序。禁止频繁切换二次水循环泵。第十四条运行人员应随时察看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参照室外温度、供回水温度,随时调整一次水阀门的流量。第三章换热站安全管理上应注意的事项第二十四条安装有一次网除污器的换热站,在执行除污器操作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外裸管道应进行保温处理,排泄点远离操作者,严禁将排污水对空排放。第二十五条突然停电时(包括电气突然出现故障):立即关闭一次水进水阀,关闭循环泵出口阀和补水泵出口阀。及时通知部门领导、技术人员。第二十六条突然停热时,二次网维持正常压力运行。第二十七条突然停水时,维持设备运行,密切注视运行情况,同时汇报相关负责人,安排应急补水措施。当系统回水压力低于最低允许定压值0.1MPa时停机,关闭一次水进水阀。第二十一条操作阀门应缓慢,以防水锤,损坏设备。第二十二条热源介质注入机组的流量必须逐渐增大,使换热器密封垫缓慢受热,均匀膨胀。注入热源介质达到规定流量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第二十三条如果管线上装有放空阀,应打开。对温度较高的介质,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打开放空阀时溢水伤人。第二十八条换热器突然泄漏时,如轻微渗漏,可暂时维持运行,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如泄漏严重,可立即停机,将一次水旁通打开,并将一、二次水进出口阀门全部关闭,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第三十二条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当班的运行情况,并附有值班记录。如有故障未处理完毕,交班人员不得离开。第三十三条换热站站内巡检路线:一次管网阀门→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电机→配电盘→二次管网阀门。第四章换热站运行管理第二十九条每班检查一次设备及水泵的润滑油情况,保持油位正常。第三十条随时查看水箱内的水位是否正常,应保持水位在水箱的2/3处以上。第三十一条每2小时记录一次,一、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和压力。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换热站操作规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