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基础知识部分一、预防医学概述1.现代医学概念:分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2.临床医学(1)定义: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2)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和主要特征(显著特征是学科分化的不断细化)分类:治疗手段内科和外科治疗对象妇产科和儿科等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口腔、耳鼻喉、呼吸等按病种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等按诊疗手段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放射诊断等特征:对象是人;工作具有探索性;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2.2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1)微观深入与宏观拓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医学专业不断分化的同时,学科间相互交叉)(3)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2.3循证医学(1)定义: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证据)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医学决策(2)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二、现代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1•病因诊断:根据疾病原因作出的诊断临床诊断:一2•病理解剖诊断:根据病变组织器官的形态诊断3•病理生理诊断:根据器官功能状况1.问诊和病史采集1.1问诊内容:(1)患者一般情况(2)主诉(就诊的主要原因和时间)(3)现病史(此次患病后的全过程)(4)既往病史(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5)个人和家族史1.2症状(客观/主观)2.体格检查2.1定义: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简单的检查工具,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2.2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1)视诊(2)触诊(3)叩诊(4)听诊3.实验诊断3.1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1)血液学检验——血液常规检测、网址红细胞检测、红细胞沉降率(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尿液的一般检测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等;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3)生化学检验——肾功能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常用的指标有血清肌酐测定、血尿素氮测定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3.2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1)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2)常用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诊断准确度)诊断灵敏度(数学式=所有患者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比):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诊断特异性(所有非患者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比):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诊断准确性(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6)ROC曲线(接受操作特性图)——常用于两种以上诊断性检验的诊断价值比较3.3实验诊断的参考值范围的确定参考值定义: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极为参考范围。4.医学影像检查4.1X线成像(1)定义:基于X线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性,以及不同组织由于厚度、密度差异,对X线吸收衰减不同而形成图像。(2)检查方法检查手段——普通检查(不引入造影剂)和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体内的腔、隙、管、道内的检查)成像方式——透视检查(对不同体位的观察,了解心脏大血管搏动、膈运动、胃肠蠕动等,但是缺乏永久性图像记录,荧光屏亮度较差,对于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差较小或较大的部位不宜透视。)——摄影检查(最常用,但是只能得到一个方向的重叠图像,不能做动态观察。)(3)数字X成像(DR)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R——计算机X成像(CR)、数字X线荧光成像(DF)和平板探测器数字X成像DSA通过电子计算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