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找好朋友》教案《找好挚友》教案作为一名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找好挚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找好挚友》教案1一、活动目标:1、找出事物外形、颜色、功能等明显特征,发觉相像之处,进第1页共49页行简洁的分类。2、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感受独立做事的欢乐和满意。3、培育幼儿初步的创建实力。4、通过调查、视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熬炼学生动手动脑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力二、活动打算:1、阅历打算:幼儿已有初步的分类阅历。2、材料打算:供应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小手套和小袜子;红、绿两个玩具筐;乐曲《找挚友》;幼儿用书第2页共49页三、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学会比较,找出物体的相同特征。2、活动难点:发觉环境中物体、图形的相像之处,进行初步而简洁的求同和分类。四、活动过程:1、操作探究,发觉物体相像之处。(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娃娃家中混成一堆的小手套、小袜子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关注:"小娃娃要出去玩嬉戏,可是找不到一样的袜子和手套了,谁第3页共49页能帮他找找呢?"(2)找配对。找出成双成对的袜子、手套。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如拿出一双袜子或手套中的一只,请幼儿找寻另一只。(3)找错误。创设有错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找错,视察辨别手套、袜子的相同和不同。如:拿出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对幼儿说:"我觉得这两种一样,你们觉得对吗?""你们说说它们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边说边指出不一样的地方。2、依据明显特征,进行简洁的求同和分类。第4页共49页(1)袜子、手套送回家。提示幼儿找一找、看一看、分一分。如:将小袜子放在红筐里,将小手套放在绿筐里,在小筐上贴上相应的标记。(2)嬉戏:找挚友幼儿听着音乐,找找与自己某一特征一样的挚友。如:"找呀找呀找挚友,找到一个好挚友。我们都是女孩子,你是我的好挚友。"或者:"我们都穿着红色的衣服,你是我的好挚友。"3、活动延长: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教学反思:第5页共49页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究性发觉问题,使幼儿始终处于活跃主动的学习看法,通过嬉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嬉戏活动中欢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爱好。《找好挚友》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初步获得相应的阅历。2.幼儿学习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3.感受挚友间友爱互助的欢乐。第6页共49页重点难点:1.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配对关系。2.感受挚友间友爱互助的欢乐。教学过程:一、集体活动请丁丁小挚友上台和老师做嬉戏“你是我的好挚友”小挚友一起念儿歌:“你是我的好挚友,我是你的好挚友。好挚友,好挚友,我们小手拉小手。”第7页共49页老师:老师和丁丁手拉手,我们两个是好挚友。我们还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小挚友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二、基本部分(一)出示图片这些小客人今日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找不到他们的好挚友了,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情愿吗?我们来看看是什么?老师一一出示雨鞋、拖把、锅、洒水壶、伞镜子、水桶、梳子、花、桌子、椅子、茶杯、被子、热水瓶、床、勺子。小挚友一一指认,简洁说出名称、用途。第8页共49页师问:它们是来干什么的?(找挚友)老师出示大的挂图,上面画很多“大手拉大手”的手形图。看看什么和什么是好挚友?让它们手拉手。幼儿上台找好挚友贴在“大手”上。(二)操作活动老师出示操作纸,上面是“小手拉小手”的图案。师:纸上也有很多小客人,它们也要找好挚友。幼儿一一说出名称。(画笔、牙膏、脸盆、篮球架、羽毛球、榔头、笤帚、花瓶)老师出示篓子,它们的好挚友都在小篓子里,请小挚友帮忙,将它们的好挚友找出来放在它的旁边,让它们手拉手。(三)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第9页共49页1.小挚友正能干,这么快就给他们找到好挚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对不对,一起说说,什么和什么是好挚友。学说完整话.拖把和水桶是好挚友;脸盆和毛巾是好挚友;桌子和椅子是好挚友……2.小挚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