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会事业局工作总结报告一、2014工作总结(一)教育工作1、扎实推进“三大”提升工程。一是落实中小学布局规划。为促进我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制定学校布点需求,计划到2020年底,新建幼儿园49所,新建小学25所,初中15所,改扩建学校4所(2所中学、2所小学),九年一贯制国际学校1所。二是推进“新优质学校”创建。召开全区创建工作会议,制定《新站区开展全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组织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40余人赴上海专题考察学习,并推荐4所学校参加市级创建评比,其中园上园小学和三十头小学被认定为xx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创建学校。三是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全年共投入1628万元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学校购置课桌椅3440套、图书127200册、电脑1182台、空调28台、班班通330套、校园广播系统6套、校园监控系统5套、校园网络系统4套,增设实验室7个、多媒体教室12个、音体美专用教室27个、标准化会议室5个、心理咨询室13个、完成运动场新建及改造11个、学校大门新建4座、旱厕及厕所改造7座。四是开展教师队伍提升工程。制定年度教师招聘计划,拟新聘教师100名,并先后开展招聘计划申报、考生资格审核、专业测试、体检政审、网站公示等工作,8月29日,采取从高分到低分选岗的方式将100名新聘教师全部分配到校。印发《新站区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自3月启动以来先后完成申报、资料评审、业务考核、审核公示等系列工作,并统一发证。至此,新站区骨干教师队伍(校级、区级、市级)健全。联合区人社局制定并完善《新站区教育系统岗位设置一览表》,组织学校积极开展聘用工作并予以集中审核,目前已根据审核结果统一颁发聘书并按时兑现工资待遇。牵头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目前已完成教育中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核定及初审工作,经统计,今年全区共有20名教师参评中高级职称,最终评审工作将于年底前完成。五是开展素质教育示范校评估。及时印发第1页共10页《关于开展2014年xx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区级评估工作的通知》,全面布置创建工作。目前,目前,共有10所中小学申报市级特色学校、语言文字示范校、绿色学校、体育艺术“2+1”示范校等12个单项。经过市局组织的专家评估,园上园小学、六十三中学的特色学校,方桥中心小学、竹溪小学、庆平希望学校、七十八中学的语言文字示范校,三十头小学、兴海苑小学、新店小学的绿色学校,三十中学、三十头小学、方桥中心小学的体育艺术“2+1”示范校均已通过验收。2、积极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一是持续推进幼儿园建设。2014年政府投资新建幼儿园2所,已建成移交2所幼儿园均已于9月正式开园招生。二是积极扩大优质资源。开展市级一类园创建活动,其中勤居苑等2所顺利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全区现有市级一类园增至4所。三是着力提高普惠园比例。成功申报市级普惠园1所,新增共建民营幼儿园2所,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增加至10所,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28%提高到40%。完成2013年秋季学前教育各类奖补资金发放,累计发放奖补资金225.123万元,受益幼儿1836人。3、民生工程完成情况。一是顺利完成2014年春秋季区属公办学校公用经费的测算和拨付工作,累计拨付经费1192.82万元,有效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新站区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实施细则》、《新站区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书本费政策实施细则》等,将区属民办学校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畴。经统计,共有1738名在校生享受义务教育经费、142名贫困生享受生活费补助,累计发放金额37.55万元。4、宣传工作。经统计,今年上半年,区属教育系统在合肥教育信息网刊登稿件484篇,完成年初预定目标。5、表彰情况。4月,社会事业局被评为2013年度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奖。(二)文卫体工作1、卫生工作。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强化对村卫生室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督导,出台了《新站区村医到龄退第2页共10页出养老生活补助实施办法》,落实村医养老保障政策;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合郢花园、新店花园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启动建设,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