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参考计划依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老师队伍建立,重点提高农村老师素养"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大中小学老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农村老师培训,提高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和教育教学才能,促进根底教育改革开展,依照教育部《2020-2020年中小学老师国家级培训打算》总体部署,组织施行2020年中小学老师国家级培训打算。一、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老师培训工程为加强中西部地区老师队伍建立,促进根底教育质量的提高,重点对中西部地区11,000名中小学骨干老师进展60学时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才能水平,使他们在推进素养教育、施行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和大规模老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培训对象主要是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学科骨干老师。每省(区、市)平均500名。其中县以下小学和初中骨干老师不少于70%,县以下高中骨干老师不少于50%。--创新培训形式。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调动、整合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采取以"送培到地(市)"为主、集中培训的方式,进展骨干老师研修培训。其中,省域外优质培训资源、省级优质培训资源和当地优质培训资源原则上各占1/3。培训专家团队中,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特级老师和优秀骨干老师不低于50%。--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全面施行素养教育和推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依照中小学老师队伍建立的实际需要,以咨询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历,协助老师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咨询题。培训重点为:施行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老师专业开展。--培训打算由教育部组织施行,各省配合。教育部制订培训打算总体施行方案,审核确定培训机构,进展指导和全程监管。各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详细施行方案,遴选参训骨干老师,推荐高水平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和专家。--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工程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材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二、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老师培训工程为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老师队伍素养,教育部组织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大学对内蒙古等省区的3000名中小学学科骨干老师进展50学时的培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老师教育教学的才能和水平。--由东北师范大学对口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大学对口贵州省,采取"送培到省"、"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的方式,分别为上述省(区)培训1000名中小学骨干老师,其中县以下老师不少于选派老师总数的70%。同时,将培训资源制造成光盘,辐射到本区域广大农村老师。--各有关师范大学要依照施行素养教育和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对受援地区中小学深化调研的根底上,针对农村中小学老师实际需要,会同受援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培训方式,制定施行方案;要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包括附属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优势,遴选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老师授课,其中,中小学特级老师和优秀骨干老师不少于60%。培训施行方案和培训专家人选报教育部核准后施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上述师范大学做好工程施行的相关组织治理工作和支持效劳工作。--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工程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材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三、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老师远程培训工程严密配合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对中西部100个县3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老师进展30学时的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老师教育教学才能水平。--培训内容围绕施行素养教育和推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根底教育新课程标准为依照,针对中西部农村老师在施行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咨询题和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和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等10个学科。--采取卫星电视播放、网络在线研讨和集中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施行培训。--教育部制订培训打算总体方案并组织施行,对培训工作进展监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