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教改工作参考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开展观,结实树立"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接着发扬团结协作、开辟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认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以学校开展为本,以学生开展为本,以老师开展为本,充分发挥全体老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开展的原动力和增长点。二、工作重点:接着加大教育科研和素养教育的力度,以塑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养老师队伍为前提,以先导性和高效率为主旨,以推进课堂教学素养化为中心,行之有效的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施行素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优化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的育人功能。在研究中谋开展,在研究中求创新。通过教育科研的指导,努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和谐开展,实在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三、施行要点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加强教科研认识⑴加大"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学习和调查等活动,宣传"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全校营建"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良好言论气氛。⑵抓好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每周利用教职工例会时间组织老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信息动态,课程改革有关信息以及教育教学情势分析,积极传播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信息,促进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全体教职工的科研兴校认识。⑶实在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关于新老师,注重以实践任务为主线;关于5至10年的老师要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历的反思,旨在构成老师的自我认识,进而构成本人的教学特色;关于中高级老师要以教育科研才能的构成和开展为重点,实现"通过老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他们由'经历型'向'专家型'老师过渡"。探究和完善老师接着教育的治理机制,积极推进科研兴校进程。2、强化常规,夯实根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加强常规教育教学治理,确实做好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科研水平的根底,我校将进一步标准常规治理。⑴接着完善老师公开教学交流制度,及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全校每位老师都必须上一堂公开课,做到课前有预备、课后有评价,实在把教研抓到实处。⑵定期举行新老师指导课、骨干老师观摩课,做到有个案研究,有教学讨论与小结。每次活动由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由主讲老师在全校讲课,各学科全体老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讨论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⑶加强备课组建立,落实备课组"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实在抓好集体备课制度。⑷加强与兄弟学校教研交流活动,采纳"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⑸接着开展校级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课、优秀论文教学"三优"的评选工作,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常规展览、评选优秀备课组等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⑹积极为青年老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制造条件。3、以老带新,注重培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⑴接着推行"新老师--指导老师制",以老带新,使青年老师尽快成长。⑵鼓舞老师、组织老师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学习或培训,为老师的学习制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时机。⑶充分发挥骨干老师的辐射作用,组织他们在本校开展举办讲座,上示范课等活动,同时不断培养校级学科带头人。⑷鼓舞和支持老师参加属师范专业与老师所教学科严密相关的提高学历层次和第二学历教育的学习。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构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⑸组织优秀老师参加课题研究。4、加强领导,建立制度,提高"科研兴校"成效⑴定期召开"科研兴校"领导组会议,研究和讨论教科研阶段情况。⑵建立鼓舞机制,把是否参与教科研作为老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调动老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⑶对课改、教改、教研有成效的给予一定的奖励。⑷学期末做好教科研总结,做好课题小结,健全档案材料,实行标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