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信息的接受,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语言听觉器官,二是语言视觉器官。语言听觉器官的主要职能是感知教师的有声语言,语言视觉器官的主要职能是感知教师的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感知外界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经视觉获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得体的手势、表情、眼神等会起到极大的作用。有的信息用口语传递效果好,而有的信息则要通过身体语言来传递效果才佳。教师运用好了肢体语言,教学时一定会轻松许多,从而在不经意间,就拥有了一件终身受益的法宝。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活跃课堂气氛沉闷的课堂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没了生气,体现不出学科特点。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不凡用一些夸张的肢体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在讲反射时,我做了一个手上的游戏,即将双手伸开,接着握拳,然后一手伸开,一手握拳,并让学生跟着做,越到后面就动作越快,可能有些学生跟不上。但课堂气氛已活跃起来,也让学生理解反射各有不同。二、拉近师生的距离师生只有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了解,教师才会真正爱护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尊敬老师。有了这个基础,师生的距离就近了。有一次,我提问一位比较胆小的学生,他却欲言而止,我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获得了新的力量,并有了超越一般的表现。在课堂上,我经常伸出大姆指或用掌声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赞赏,从而缩短师生距离,搭起情感桥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总之,肢体语言是一门艺术,肢体语言教学同样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掌握了这门艺术并将其合理应用到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生动,授课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