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原理第一节.印刷1. 概念: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原稿的图案和文字进行复制.2. 种类:A、一般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版印刷(胶印);孔版印刷B、特种印刷:采纳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别用途的印刷方式。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热转印;立体印刷;立体印刷;全息照相印刷;金属印刷;软管印刷;曲面印刷;电路板印刷;磁性印刷第二节.印刷五大要素1. 原稿:印刷对象,即被复制物。A、文字原稿B、绘画原稿:线条原稿;连续调原稿C、照相原稿:透射原稿;反射原稿D、光盘2. 印版:传递被分解色彩的图案和文字的材料3. 油墨: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4. 承印物:承受印版油墨、形成印刷图文的材料。5. 印刷机械:用以完成对原稿图文进行复制的机械。第三节.凹版印刷1.概念:需印刷的图文部分低于非印刷的空白部分。2. 特点:⑴.墨层厚度变化范围大(版深 1-50 门),因而色彩密度变化范围大,层次丰富。⑵.层次细腻,适合表现连续调。(凹版油墨流动性强,网点之间涂有一层薄薄的墨晕)。⑶.版辊周长允许变化,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印品。⑷.适用范围广。选用不同的油墨,可在相应的承印物上印刷。如塑料、纸张、纺织品、铝箔等。⑸.耐印率高。因网版镀铬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⑹.制版工艺复杂。不稳定因素多,费用高,制版周期长。⑺.腐蚀及镀铬废液污染环境。⑻.印刷过程溶剂挥发污染环境。3.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干燥多色套印冷 却第四节:凹版印刷原理1.色彩合成原理1)、通过对原稿色彩的分解、传递和合成完成复制。A、 对原稿色彩的分解色彩分解B、制版色彩传递C、 印刷过程色彩的合成2)、色彩的基本原理A、产生色觉的二个基本条件:a、可见光。B、可感受可见光的眼睛.B、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被动性和粒子性(波粒二象性),其波长范围为 380-760nm.但是人眼对 380-4nm 及 7-760nm 波长范围的敏感性很小,所以忽略不计,人眼对不同的光感受不同的颜色。紫外光< 4 nm紫色4450 nm蓝色450480 nm青色480510 nm绿色510-565nm色565-580nm橙色580620 nm红色620-7nm红外光>7 nmC、人眼中有三组感光感受器感红感受器若受损较多色盲感绿感受器较少感蓝感受器非常少自然界中的景物色彩密度往往是连续的,称为连续调。而印刷品的色彩密度不是连续的,被网点隔开,称为半色调。为什么我们看起来的的感觉仍是连续的呢?B由于视角的影响,当 a<1°/60 时,人眼已经不能分辨出是两个点,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