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古巧利教学要求:1.会认“灰”、“迎”等8个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的成长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学习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2.了解青蛙的成长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学习难点:了解青蛙的成长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课前预习:1.读课文5遍。2.在文中画出要求认识的字词。标出自然段。3.用直线画出小蝌蚪的样子的句子。4.请你在课文中找出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画小蝌蚪,(或拿小蝌蚪头饰)。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啊!可我一出生就离开了妈妈,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一班的小朋友乐于助人,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好吗?今天让我们一起帮小蝌蚪找妈妈。2、看老师写课题:小蝌蚪找妈妈3、指导读课题。(1)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2)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3)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二、检查识字1、再给你们个机会,出示带有拼音的字词。我们马上要检查了,可要认真哪!齐读。2、预习课上,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给你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下面我们开火车检查。三、汇报:这一课有几个自然段?这一课有6个自然段。1、看同桌标的对不对,马上坐端正。(评价)四、整体把握课文你们预习的时候,都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想读一读,好吗?边听边想:这一课写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询问了谁,最后变成小青蛙的事。1、师范读2、这一课写小蝌蚪在找妈妈时询问了谁,最后变成小青蛙的事。齐说。3、注意自己画出的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想一想: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4、汇报(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变成了一只小青蛙或贴图片)过渡:下面我们看课文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把这个故事写得生动形象,看课文第一段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2、齐读。3、汇报预习作业第3题:小蝌蚪什么样子?范读,练读,指名读过渡:这么可爱的小蝌蚪找妈妈先遇到了谁?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2、看图,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齐答。3、他看见了谁?齐答。知道了什么?(师: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知道了自己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4、找出小蝌蚪动作的词:迎。错误表演、正确表演。5、指导读。小蝌蚪找妈妈多着急啊,范读:小蝌蚪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的话要和蔼平稳,语速稍慢(范读,齐读)6、分角色男生当小蝌蚪,女生当鲤鱼妈妈自学第三段1、读2、小组长提问问题:小蝌蚪把谁当成自己的妈妈?身体发生什么变化?知道自己的妈妈还有什么特点?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当成了自己的妈妈?理解追3、指导读4、分角色读5、这一段写: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还知道自己的妈妈大眼睛、绿衣服第四段1、指名读2、看图说青蛙妈妈长什么样?3、这段写小蝌蚪尾巴变短,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4、青蛙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心里怎么样?青蛙妈妈的话语气兴奋喜悦,范读、齐读第五段1、范读2、齐读3、小青蛙尾巴怎么了?不见要慢,他们跟妈妈天天去捉害虫4、齐读5、看板书总结6、我们既要保护小蝌蚪,又要保护小青蛙。如有时间,小组分角色读,上台表演板书: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变成青蛙